‘探索者號’宇宙戰艦在虛空之中靜靜的停泊,每一次曲速飛行過后都需要對飛船進行一個全面的檢查,一般這個過程是需要幾天的時間。
當然,這是為了安全和謹慎出發,如果真的要趕時間,趕路的話,也是可以持續不停的進行曲速飛行。
‘探索者號’宇宙戰艦的控制指揮中心,艦長廖原正在整理最近這段時間收集到的信息,向大本營這邊進行匯報。
距離太陽系88光年,在這個過程當中,‘探索者號’宇宙飛船已經探索了足足有幾十個行星系,發現了幾十顆生命星球。
這幾十顆生命星球上面也是誕生了幾十個文明,從最原始的部落文明到封建文明,再到1級文明,2級文明,各個階段的文明都有,不過至今也是沒有發現達到3級的星際宇宙文明。
廣袤的宇宙虛空就好像是無邊無際的大海,而母星和母星系就好像是一座島嶼,這些文明就好像是被困于島嶼之上,沒有辦法去接觸到外面更加廣闊的世界。
“這對于星漢而言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在未來我們星漢進行擴張的時候不會遇到任何的阻力,同樣這也意味著我們星漢的文明等級比較高,能夠在星空宇宙之中縱橫的文明,就好像是大航海時代掌握了航海技術的歐洲人,他們的航線遍布整個世界。”
廖原向大本營這邊匯報完了‘探索者號’的情況之后,也是習慣性的寫起了日記。
他是星漢星際航海大學畢業的高材生,這星漢星際航海大學不同于星漢大學、星河科技大學這些頂級的名校,它是一所專業性的大學,里面開設的學科非常少,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星際航海專業。
這個專業專門就是用來培養星際航海的人才,大部分的畢業生都活躍于星漢各個領域的飛船、宇宙戰艦之上,都是極為優秀的船長、艦長。
星漢大學和星河科技大學這些星漢內部的頂尖名校主要是以培養科學家為主,出來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從事科學研究領域相關的工作,當然其中也是有星際航海專業的,并且也不差,但不如星漢航跡航海大學專業。
星漢星際航海大學的學生從入大學開始就被要求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寫日記,每天都要寫,因為這是參照地球大航海時代歐洲船長的一種好習慣。
通過寫日記可以記錄很多的信息和內容,同時在寫日記的過程當中還可以反思自己每天的所作所為,從而不斷提高自己,也能夠為后期的航海提供大量的資料參考。
廖原從星漢星際航海大學畢業都已經很多年了,從一開始的普通船員,慢慢的晉升到船長助理,副船長,再到現在成為了一艘龐大宇宙戰艦的艦長,他都始終堅持這個習慣。
“88光年的距離,這是一個極其遙遠的距離,但是對于宇宙來說,它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距離,宇宙實在是太浩瀚了,我們人類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利用虛擬手表,在虛擬的日記世界當中,廖原寫了這樣的一段話,這是他發自內心的感嘆,宇宙太大了,人類太渺小了。
“艦長~”
就在廖原對著外面漆黑的星空感嘆之時,曹亞東走了過來。
“曹先生~”
對于‘探索者號’上面的每一個成員,廖原都是非常清楚的,不僅僅能夠一一對坐,并且還能夠知道每一個人的能力,這也是身為艦長所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