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老子的去向,歷史上有很多傳說,可是具體老子去哪了,卻沒有定論。
唐丁熟讀經史子集,對于道家創始人老子的去向,他還是關注了的。不過唐丁對老子的關注,跟很多歷史學家的考證不大一樣,他有自己的觀點。
“關于老子的去向,我認為是東歸了。”
“哦?你可有什么依據?”
“在《莊子,天道篇》中說老子離開周室后而‘歸居’。在《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禮記曾子問》都有記載了一個典故,‘孔子問禮’,孔子問禮的對象是老子,孔子是山東曲阜的,而老子的故鄉在今天的河南鹿邑縣,距離曲阜并不遠,所以,我個人認為老子出函谷關,并不是西出西域,而是東歸。”
左慶明聽了唐丁的話,微笑點頭,“不錯,不錯,小唐你的知識很扎實。”
“呵呵。”唐丁只是一笑。
左慶明夸獎唐丁的知識扎實,這并不是因為唐丁是舒海的弟子還有他是被自己的師弟推舉而來就刻意夸獎,左慶明治學很嚴謹,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比如唐丁的字,寫的就是好,無愧于舒海弟子這一名頭,甚至還隱隱有青出于藍的態勢。但是這并不代表左慶明就認為唐丁的歷史知識豐富,在歷史上,左慶明是絕對的專家,學者,大儒。
但是剛剛唐丁信手拈來的《莊子天道篇》可不是人人都知道的,還有孔子問禮,更是涉及到了《韓非子》、《呂氏春秋》等著作,就算是很多大學教授都不一定讀過全篇的這些書,更別說是信手拈來的用了。
因此,左慶明夸獎唐丁完全是真心實意。
“每逢亂世,總是英雄人物輩出的年代,春秋戰國,先秦,出現過很多名相,名將,這些人在歷史上有過輝煌,提起這個時期,有個人就不能不提,這個人就是鬼谷子。這個人你了解嗎?”
唐丁心道鬼谷子我太了解啦,這個人跟我也有些淵源,自己失蹤多年的父親唐振東,就是鬼谷門嫡系傳人,而記載鬼谷子一生所學的書《本經陰符七術》,自己也曾熟讀。
“鬼谷子,姓王名詡,戰國時期魏國人,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縱橫家的鼻祖,當時那個時代的著名人物,縱橫家蘇秦張儀,軍事家孫臏龐涓,都是鬼谷子的徒弟。”
左慶明點頭,“是,孫臏龐涓,蘇秦張儀都很出名,也很厲害,縱橫戰國,無人匹敵,相傳這四人雖然聞名,但是每人都只是學了鬼谷子的一樣東西,而鬼谷子此人把一生所學都只傳給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徐福。”
“其實吧,我倒是覺得鬼谷子倒不是不想把自己的所學都傳下去,只是他的學識太過精深,等閑人根本理解不了,而就算蘇秦張儀、孫臏龐涓這類天資卓絕之人,也只能究其一術而習之,想多學卻無能為力了,而徐福這人卻把鬼谷子一生所學盡數傳承,所以,徐福才是鬼谷子最最得意的徒弟。”
“對,小唐,咱們觀點一致,我也覺得徐福此人絕對不是簡單的方士,龐涓孫臏是將才,征戰天下,無人能敵。蘇秦張儀,縱橫捭闔,妙論天下,但是他們再怎么厲害,天下還不是被秦始皇一人獨得?而徐福此人能夠忽悠的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團團轉,豈是簡單人物?
相傳鬼谷子精通相術易學,他知道徐福將來會遠渡重洋,他的一身所學仍將是無人能夠繼承,所以他就把自己一生精妙之術都記載在他的一本書,《本經陰符七術》當中,但是無奈鬼谷子本是神人,他的這本書至今仍不知所蹤,而世間流傳下來的《本經陰符七術》都是些兵法縱橫,治國安邦,天文地理之說,至于鬼谷子能通天徹地絕學,早已經不知所蹤了。”
聽到左慶明的話,唐丁心中一動,自己在海中大蚌所得的那本無字天書不正是《本經陰符七術》?莫非這就是左教授說的鬼谷子一生的通天徹地的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