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丁介紹這沙蒿的時候,眾人開始還不以為然,不明白唐丁究竟要說什么,“可是,這跟我們挖不挖有什么關系嗎?”
“當然有關系,根據長在上面的植物,我推斷這長沙蒿的土地,上面是土,下面是沙。結合之前咱們已經得到的資料,這墓葬的五色夯土下面是流沙層,所以,我推斷,這扇石門后面的這塊極有可能就是流沙。”唐丁指著石門的后面說道。
唐丁的推斷,讓眾人點頭,可是錢斌兀自不服氣,“這里距離地面十米,先前在墓葬的下面三十米處才出現流沙,之上全部都是五色夯土,這里你說十米處就是流沙,我覺得這不合理。”
“我沒說這里十米處就是流沙,如果要拋去這石門的高度,而還要保證流沙有一定的流動性的威力的話,我覺得如果這上面最多一兩米就可以挖到沙。咱們完全可以找一個老鄉來問問這里的情況。”
為了慎重起見,李明文真的讓人去找老鄉詢問,看看唐丁說的是否有道理。
不過錢斌還是不服氣,“就算這里真有流沙,咱們也完全可以從上面往下挖,把流沙從上面挖出去,咱們探墓不是更安全嗎?”
“探墓是安全了,可是墓也毀了。流沙的作用是保護墓葬,而且必要時候封閉墓葬的,一旦我們從這里挖掘,由于不知道流沙的流向和數量,極有可能永久的封閉墓道,我們可能再也難以找到墓葬的入口。”
“切,危言聳聽,流沙都清除了,怎么還會找不到墓葬的入口?而且咱們這里的流沙層高,而先前圈定的墓葬的流沙層低,這說明流沙是從咱們這里往下面流動,所以咱們這是站在流沙的上游,根本不會有危險。”
“對,按照勘探結果,流沙的確是這里高,那里低,按照常理,的確是應該從這里往下流動,二十多米的落差,能讓流沙發揮出巨大的威力,但是你忽略了一點,如果流沙是這么流動的,那這里距離原先勘定的墓葬的位置是不是太遠了點?這二百多米的距離,要讓流沙流動,似乎距離太遠了點,根據這個我可以大膽推測,咱們這里通向墓葬的夯土堆有個通道,而且這個通道長達二百多米,我有理由懷疑這個通道可能并不特別寬敞,所以,流沙很有可能在我們挖掘的過程中,因為環境的改變,流沙的重力影響,從某一處泄露,阻斷墓室的通道。”
“說了這么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說到底怎么樣才能打開這石門?”錢斌有些惱火。
“或許可以用拐釘鑰匙開啟!”
雖然錢斌并不知道拐釘鑰匙,但是他聰明的并沒有發問,因為這顯得他無知。
“去哪找拐釘鑰匙?”李明文問道。
“我可以試著自己做。”
“做這拐釘鑰匙要多長時間?”
“有材料很快就能做好。”
“那好,需要什么,我去準備。”李明文把發掘這個墓,當成了他的政績,當然,這本來也是他負責的。
“那行,今天先休息,等唐丁做好拐釘鑰匙,再試著打開石門。”
雖然也有人不認為唐丁的推斷,可是做這拐釘鑰匙并不需要太費事,眾人還是寄希望于唐丁能做好拐釘鑰匙,在不破壞石門的情況下,通過石門進入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