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唐丁如此凌厲的崩拳,楊入海只能暫時收起心神的刺痛,凝神應對。
唐丁的崩拳有個名堂,叫鳳點頭,拳頭虛握,食指彎曲,中間關節突出,在打的一瞬間,拳頭繃緊,全身的勁力都通過這一個接觸的食指關節點出,這種拳法還有個通俗點的名稱叫雞吃米,雞吃米可以打出一扎即收的點力。
通常人會認為,拳頭肯定是握的越緊,力道越大。其實不然,握的越緊的拳頭,勁力都在握的緊中消耗掉了,真正用在擊打的力量反而小多了。
常人還有個誤區,會認為拳頭比掌硬,掌肯定不如指強。但是在內家拳上卻完全跟常理相悖。在內家拳中,拳頭不如掌強,掌不如指的威力大。因為掌打人用的是掌緣,掌緣的接觸面積小于拳,而指點人的接觸面積又小于掌緣,根據物理原理可以解釋,單位區域內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所以,鳳點頭拳法的正確做法是拳頭虛握,在接觸的一瞬間,猛然收緊拳頭,才能爆出最大力道,內家拳高手會把這最大力道深入人內里臟腑,把人打成內傷。
正因為唐丁這半步崩拳的巨大威力,所以,對于楊入海來說,他必須小心應對。
唐丁用策略外加出其不意的攻勢,取得了暫時的上風,打的楊入海步步后退。
不過楊入海畢竟是化勁高手,功力比唐丁高出甚多,而且化勁高手對于身體和意志力的掌控,要比暗勁高手超出太多。
兩者的實力其實根本不是一個層次上。
唐丁的崩拳雖然迅猛,但是卻勢必不能長久,在唐丁崩拳由盛轉衰的那一刻,就是楊入海反擊的開始。
楊入海耐心的等待著屬于他的機會。
高手的對決,往往都是瞬間決勝負,高下立判。
因此,楊入海有信心只要唐丁的氣息一弱,就是他反敗為勝的時機。
果然,在唐丁連續打出幾十記半步崩拳過后,終于一口氣到了盡頭,他需要換氣,吐出胸中濁氣,換入新鮮之氣。
就在唐丁氣息一弱的時候,楊入海開始了反擊,他后腳一撐地,單掌由腰間的拳窩打出,跟唐丁的一記崩拳,撞在了一起。
唐丁是氣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楊入海則是恰好抓住了這個時間點,他的這一掌也是蓄勢待發已久。
一個化勁高手跟一個近乎化勁高手的年輕高手,勁力毫無阻滯的撞到了一起。
不過出于所有人預料,這兩記互相撞到一起的拳掌,并沒有發出轟聲,也沒有發出悶擊聲,甚至連半點聲音也沒發出,在大家的眼中,兩個人只是普通的交換了一招,然后又快速分開。
但是這一分開后,眾人才發現,這年輕高手唐丁后退了十幾步,才穩住身形,而那神秘高手楊入海卻只后退了三步,而且兩人最明顯的區別,還是楊入海面色如常,而唐丁則臉色漲紅,站定后,一口血沒忍住,吐了出來,染紅了純羊毛的地毯。
在兩者一觸即分后,有好事者注意到剛剛在兩人交手的地點,那結實的純羊毛地毯,已經出現了道道裂痕,輕輕一觸,即四分五裂。
原本還有人,對兩者交手的不精彩抱怨萬分,但是看到這地上四分五裂的地毯,才恍然大驚。
如果這不是提前安排好的,那就只有一個可能:這兩人都是不世出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