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益海跟吳本源寒暄了幾句,就把吳本源引到了自己樓上的茶座。
通過原益海的介紹,唐丁才知道為什么原益海會對吳本源這么畢恭畢敬。
原益海在經營這座原石坊之前,是港島一家家族金店的老板,哦,這家店可不是原益海自己創辦的,而是他繼承來的。
那時候,原益海剛剛繼承了這家金店,心氣很高,聽說賭石大行其道,原益海迷上了賭石。
賭石這玩意是最燒錢的行當,而且風險極大,通常有“一刀天堂,一刀地獄”的說法。一刀下去,可以讓人上天堂,也可以讓人下地獄。
不過原益海跟很多初入都市行當的人一樣,耳中聽到的絕不是那些一刀進入地獄的事例,而是那些一刀讓人一夜暴富的事例。
所以,原益海投入了賭石,他的家族金店也都虧在了賭石上,最后輸光了家族金店兩代人積攢下來的財富,還欠下了巨額債務。
原益海如果是個年輕人,他或許不會懼怕這種挫折,但是他已經不再年輕,他已經四十歲了,是早就該成熟了的年齡了。
家族的店鋪虧了,欠下巨債,原益海想過自殺,但是他卻在機緣巧合之下見到了吳本源。
原益海知道吳本源的名氣,他虛心向吳本源求助,吳本源也就給了原益海一個建議,這個建議只有一個字:藏。
原益海原本以為吳本源是叫自己面對追債人自己藏起來,但是原益海卻不甘心,他把自己家族留下的老宅賣了,決定最后一搏。
原益海買下了人生最后一批翡翠毛料。
就在買下毛料,準備解石的時候,原益海突然想起吳本源跟自己說的訣竅:藏。
原益海把這批毛料運了回來,租了個小倉庫藏了起來。
原益海在藏起這批毛料后的不久,就遭遇了全國翡翠市場的春天,加上翡翠原產地緬甸對翡翠實行軍管,導致了國內的翡翠價格飆升,連帶著毛料的價格也是飆升。
在這次毛料價格飆升中,原益海幾乎賣出了他全部的毛料,當然價格已經是翻了十幾倍,這一次就讓原益海獲利不少。
當然最大的獲利卻不是這個,原益海在賣出了他大部分毛料過后,剩下了兩塊表現極差的毛料,就連原益海自己都不看好這兩塊毛料,所以原益海就想著把這兩塊毛料切著玩算了,反正他之前的毛料價格翻了十幾倍,基本上已經能夠還清欠下的債務。
不料,原益海切開了這兩塊毛料后,卻讓他欣喜若狂,這兩塊毛料,一塊是紅的讓人發狂的紅翡,而另一塊則是玻璃種帝王綠。
這兩塊翡翠讓原益海幾乎要飛上天,雖然紅翡只是冰種,但是那塊玻璃種的帝王綠卻是絕品好貨。
原益海把表現不算太好的紅翡留下,把玻璃種帝王綠賣了,作為他事業起步的資金。
原益海把自己的這次成功全部歸結于吳大師給自己的那個字:藏。
從此原益海把吳本源奉若神明,他用這塊帝王綠做本錢,開始了他的原石之路。
原益海從賭石變成了購買原石,但他卻并不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