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陳摶老祖的故事,簡直是數不勝數。
有人傳說,陳摶老祖精通《周易》,對于數理相當精通,當然最精通的還是養生之學。對于養生之道,無人能出其右。
有人說陳摶老祖活了五百歲,也有人說陳摶老祖,羽化成仙,飛升而去。
總之各種傳說不一而足。
但是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陳摶老祖的名氣之大,之宏,極少人能出其右。
在陳摶老祖后的第五幅塑像,又是一個讓人振聾發聵的名字:麻衣道者,李和。
李和,這個名字太過普通,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是提起麻衣道者,那就是世人皆知了。
麻衣道者,最出名的一本著作,直至現在仍舊被封為經典中的經典,那就是《麻衣神相》。
這是一本相術的百科全書,被無數人封為經典,當然也成就了麻衣道者的名氣。
在麻衣道者之前的第六幅塑像,是個峨冠博帶的人,下面也有名號:關令尹子。
關令尹子,名叫尹喜,字文公,號文始先生、文始真人、關尹。甘肅天水人,自幼究覽古籍,精通歷法,善觀天文,習占星之術,能知前古而見未來。官至周代大夫,周敬王23年天下將亂,辭去大夫官職,轉任函谷關令,遇老子,得授《道德經》。
這關令尹子,乃是老子的徒弟。
這六幅塑像分列兩排,卻各不對稱,看似有明顯的次序之分,這也是唐丁看這些塑像的順序。
在這大殿的正中,是一個騎著青牛的老者,唐丁幾乎不用看,就知道這人是誰。
老子!
老子,名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
對于老子的生平,唐丁幾乎是倒背如流。因為唐丁尋找跟父母蹤跡相關的西王母資料,對于生活在春秋時期的老子,幾乎是每字都會深究一番,就為了探尋消弭于歷史長河中的西王母。
可想而知,唐丁再次見到老子的塑像時候應該有的激動和驚訝。
可是,唐丁卻并沒有激動,或許他根本都來不及驚訝,因為唐丁的所有目光都被老子手中的一塊石板給吸引住了。
這是一本散發著浩瀚靈氣的石板。
唐丁上前一步,從老子的塑像手中拿過那塊帶有浩瀚靈氣的石板。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石板上竟然是《道德經》!
《道德經》,被封為道家經典,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圣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在世人眼中,或許這《道德經》只是萬經之王,但是在唐丁眼中,這《道德經》卻是靈氣浩瀚的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