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據說這河圖洛書,是伏羲看到洛水中的龜甲而參悟,但是根據唐丁的熟讀史書,據他考證,這河圖洛書是來源于黃帝。
根據如下:《史記音義》云:“黃帝東巡河過洛,修壇沉璧,受龍圖于河,龜書于洛。”
《水經注?洛水條》引《地記》說:“洛水東入于中提山間,東流匯于伊是也。昔黃帝之時,天大霧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見大魚,煞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始得圖書。”
南朝梁文學家沈約《宋書》說:“黃帝坐于玄滬、洛水之上,有鳳凰銜圖置帝前。”
羅蘋注《河圖玉版》云:“倉頡為帝南巡,登陽虛之山,臨于玄滬洛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
相反,傳說中的伏羲參悟的洛書,卻只有傳說,而無明確的史書記載。
所以,唐丁還是認為這洛書是黃帝所著比較恰當。
九天玄女是黃帝老師,所以這洛書究竟是不是有九天玄女傳給黃帝的,這個就不清楚了,也無從考證。
但是唐丁從剛剛石門上九宮八卦的“密碼鎖”,就能看出九天玄女對此的精通。
所以,唐丁過這一路方磚的時候,不自覺的就按照《洛書》來走,這一路果然是有驚無險,順利通過。
黃永爵和九尾狐也感覺通過這足有五十米的通道似乎太容易了些,在通過通道后,黃永爵松了一口氣,對唐丁之前的警告就沒當回事,他見前面的唐丁停住,望著前方不動,黃永爵就左移了一步,想與唐丁并肩,看看唐丁在看什么。
不料,黃永爵剛剛移動了下腳步,站到了一塊唐丁未曾踏足過的方磚上,就感覺自己的身下突然一空,繼而自己的身形突然一沉,馬上向下墜去。
黃永爵腳下的方磚突然一空,就向下墜去,而且這墜落的方磚可不是一塊,而是周圍一大片,除了唐丁剛剛踩過的方磚原封不動之外,其余方磚同時全部消失不見,黃永爵想抓住方磚,穩住身形,但是卻根本難以辦到,因為他根本就無磚可抓。
正當黃永爵以為自己完了的時候,卻突然感覺自己下墜的身形一頓,在半空停住。原來是唐丁一把抓住了自己。
唐丁把黃永爵提了上來,黃永爵眼光不自覺的就往下看,在兩側長明燈的照射下,方磚下面仍舊是黑乎乎的一片,根本就一望不見底,誰也不知道這里有多深。
如果掉下去,后果可想而知。
在這不見底的地方,只有一些孤零零的石柱挺立,石柱的上面還頂著一塊塊的方磚,每塊方磚上還有一些略顯凌亂的腳印。
原來只是唐丁帶著他和九尾狐踩過方磚沒有掉落,黃永爵只覺的心臟噗噗噗的直跳,過了好一會兒,也不見平復。黃永爵用手背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心膽差點被嚇裂。
這里的兇險,出乎了黃永爵的預料。
他偷眼看了一眼唐丁,唐丁神色如常,并沒有因為救了自己,就希望自己感恩戴德,相反,他恨平靜,甚至是臉色有些凝重的看著前方。
順著唐丁的目光,黃永爵看到了前方的場景,也知道了唐丁為何會神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