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派的眾長老,紛紛表達對白冰冰的不信任。
唐丁看向張珺婕,“你的看法呢?”
張珺婕想了想,“我倒是覺得白冰冰的話有些可信度。”
聽到張珺婕支持自己的意見,唐丁問道,“哦?具體說說。”
“我跟白冰冰接觸的時間長一些,她這個人雖然八面玲瓏,左右逢源,行事也是正邪參半,但是為人卻還是比較有信義的,而且按照我們之前的猜測,白冰冰在城主那里失了寵,所以她有這種想法也是正常的,我覺得她的話還是可信的。”
唐丁點點頭,又看向眾長老,“你們還有什么想法?”
眾長老沒跟白冰冰有太多接觸,所以此刻也不便發表意見,不過唐丁看孫長老有些欲言又止,“孫長老,您老有話說?”
“大龍頭,我有個提議,咱們是不是可以向外面放出風聲,說是白冰冰來了一趟三清城,跟我們已經達成了協議,這樣是不是可以逼迫白冰冰徹底的靠向我們?”
孫長老的提議,讓眾人眼前一亮。
不過這提議唐丁卻并沒有同意,“有些人的確需要逼迫一下,才能讓她徹底的斷絕其他念頭,但是有些人卻絕不能逼迫,會適得其反。根據我對白冰冰的了解,她就屬于那種適得其反的人,不過孫長老的提議很好,但是我們卻不能這個時候用,得等一段時間,如果白冰冰還沒把她承諾的帶回來,那我們就可以用這個反間計了。”
“反間計?什么是反間計?”眾長老對于唐丁冒出來的新名詞,感到不解。
在整個瑤池仙境,雖然武學非常發達,修煉者眾多,但是因為這里的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相對簡單,不像很多大陸一樣發生過諸多戰爭,戰爭催生軍事家,軍事理論是戰爭的總結,但是這里可簡單多了。
對于眾長老的疑問,唐丁講了一個最著名的反間計的故事。
三國時期,赤壁大戰前夕,周瑜巧用反間計殺了精通水戰的叛將蔡瑁、張允,就是外面人人耳熟能詳的反間計例子。
曹操率領號稱的八十三萬大軍,準備渡過長江,占據南方。當時,孫劉聯合抗曹,但兵力比曹軍要少得多。曹操的隊伍都由北方騎兵組成,善于馬戰,可不善于水戰。正好有兩個精通水戰的降將蔡瑁、張允可以為曹操訓練水軍。
曹操把這兩個人當作寶貝,優待有加。一次東吳主帥周瑜見對岸曹軍在水中排陣,井井有條,十分在行,心中大驚。他想一定要除掉這兩個心腹大患。曹操一貫愛才,他知道周瑜年輕有為,是個軍事奇才,很想拉攏他。曹營謀士蔣干自稱與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過江勸降。曹操當即讓蔣干過江說服周瑜。
周瑜見蔣干過江,一個反間計就已經醞釀成熟了。他熱情款待蔣干,酒席筵上,周瑜讓眾將作陪,炫耀武力,并規定只敘友情,不談軍事,堵住了蔣干的嘴巴。周瑜佯裝大醉,約蔣干同床共眠。蔣干見周瑜不讓他提及勸降之事,心中不安,哪里能夠入睡。他偷偷下床,見周瑜案上有一封信。他偷看了信,原來是蔡瑁、張允寫來,約定與周瑜里應外合,擊敗曹操。這時,周瑜說著夢話,翻了翻身子,嚇得蔣干連忙上床。過了一會兒,忽然有人要見周瑜,周瑜起身和來人談話,還裝作故意看看蔣干是否睡熟。蔣干裝作沉睡的樣子,只聽周瑜他們小聲談話,聽不清楚,只聽見提到蔡瑁、張允二人。于是蔣干對蔡瑁、張允二人和周瑜里應外合的計劃確認無疑。
蔣干連夜趕回曹營,讓曹操看了周瑜偽造的信件,曹操頓時火起,殺了蔡瑁、張允。等曹操冷靜下來,才知中了周瑜反間之計,但也無可奈何了。
唐丁的講解,眾人都鴉雀無聲,靜靜聽著唐丁講這個著名戰例。包括張珺婕在內,都是第一次聽。
張珺婕雖然生在蜀中,但是她生來就在蜀山劍派長大,一生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劍法修煉。
甭管是三國還是幾國,張珺婕都沒有這個概念,更別說三國中的經典戰役赤壁之戰了。
所以張珺婕也聽的津津有味。
“反間計的關鍵是以假亂真,造假要造得巧妙,造得逼真,才能使敵人上當受騙,信以為真,作出錯誤的判斷,采取錯誤的行動。”
唐丁最后的總結,讓眾長老對她們這個腦中有無限驚奇想法的主帥,敬佩不已。
唐丁給眾人講解完反間計后,又陸續給眾人講解了三十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