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樣呀!”唐小米傻傻地一歪頭,相信了小尼姑的鬼話。
區區小童,豈能猜透四大宗師的心思,她還差得遠呢。
洪十七當時身中劇毒,哪有閑工夫和精力給唐小米打通全部任督二脈,他只是根據招式的需求,打通了相應的脈絡,這樣還有一個好處,他不在身邊時,防止唐小米修煉走火。
這降龍真氣如此強悍,如若竄入心門,唐小米這天縱之才,可就算是自廢武功了,搞不好小命兒還要搭進去。
聊了一會兒閑話,清潭小尼說,雞分為四個檔次,第一檔是普通的雞,99%都是這種雞,沒有培養的價值。
1%的雞,是有勇氣的雞。
但勇氣也分為:氣勇、血勇、神勇三個檔次。
普通來說,一只氣勇雞,經過培養,從初級到頂級,拿個全縣第一,輕輕松松。
血勇之雞,培養到頂級,到長安或者洛陽拿個前十名,恐怕不費力。
如果是神勇之雞,那可就不得了了,練到頂級,便是“呆若木雞”。
“呆若木雞?怎么呢,越培養還越傻了呀?”唐小米納悶地問道。
“呆若木雞,也稱鐵公雞,戰不掉毛。三招之內,必殺敵雞。”小尼姑一臉認真地說,看起來不像是開玩笑。
“那么厲害呀?”尤蘭眨巴眨巴眼睛說:“那為什么叫呆若木雞呢?這不是一個貶義詞嗎?”
小尼姑搖了搖頭說:“呆若木雞,出自《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這可不是說這雞是傻雞,只是后人的誤用。本意是,宛如木頭做的雞一樣,不是驕氣,不是盛氣,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斂。其實有些人也是這樣的,平時看不出厲害,甚至有些老實巴交,可一旦較真起來,一下子就能要了你的命。這就是神勇。”
這小尼姑長得可是精神,一雙大眼睛,充滿了不符合年齡的智慧。
其實清潭小尼,打心眼兒里不想當尼姑,她雖是從小兒在衡山長大的,可她骨子里卻并不安分。
這或許與她的身世有一定關系。
她的母親本是一名淮河畫舫的館女,年輕的時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尤擅長彈唱歌舞。
伊始,當了十年的清倌,由于才貌雙全,追隨者不計其數。可惜老鴇子要價太高,最終沒嫁出去,反而成了剩女。
年老色衰,越發沒人要她,生意也越發慘淡,于是老鴇子就逼迫她當起了紅館。
結果由于經驗不足,懷了孕。更可悲的是,還不知道孩子的父親是誰。可把老鴇子氣得炸了肺,連續給她吃了三服墮胎的藥,竟然都失敗了。
孩子剛生下來不到一個月,便被殘忍老鴇趁著她娘不注意,丟到了河里。
其母聽說以后,投河自盡,老鴇見她已老,還生過孩子,賺的錢還不夠花費,于是不許讓人救她,便活活淹死。
天可憐見,清潭小尼名不當絕,在淹死之前,竟被去泰山派求援的潤凡師太發現。
剛在泰山派吃了閉門羹,善良的潤凡正自悲哀。
見幼小生靈隨波逐流,老尼豈能見死不救?
遂駕馭輕功,蜻蜓點水般沖入湍急河水之中,一把撈出。抱在懷中一看,好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
以為是誰家孩子不幸落水,于是她便在附近打聽,后聽說是歹毒老鴇嫌累贅而拋入河中,可把潤凡氣得咬牙切齒。
連誦法號,壓制怒火,以為把孩子帶走便罷了。
可又聽說孩子母親的事,老尼頓時失去理智,一掌劈死老鴇,給孩子報了血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