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當山。
古稱“太岳”又稱“玄岳”。
東臨襄陽,西靠十堰,南望神農架,北接三峽。
奇、險、秀、幽。
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十一洞、三潭、三泉、十石、五臺。
住有明隱高人無數。
山下有霧,山上有云,武當三大建筑群融于云霧之間。
傳言:當年明成祖朱棣,在武當山上,動用工匠三十萬,歷時十二年,修成宮觀八千余間。武當山各宮觀中神像、供器、法器及寶幡、神帳等設施多為皇室欽降,富麗無比。當時盛傳武當山道場是“富甲天下”的“黃金白銀”世界。
這里“莊嚴”、“威武”、“玄妙”、“神奇”。
從山腳下到山巔天柱峰金殿,一色青石鋪盛成百里“神道”,神道兩旁修建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三十九橋梁、十二亭臺等龐大建筑群。
一白衣男子佇立山下,望山感嘆:“不愧道家圣地,中原之美絕非西域可比。”
……
展旗峰下,太元紫霄宮。
山下走來十二個人,為首一名年輕男子,一身西域白綢長袍,手持九尺銀扇。飄飄然上得山來。
“天山歐陽浪,拜見劉清風師兄。”歐陽小浪抱了抱拳,頗顯恭敬地道。
“此來中原,意欲何為?”劉清風端坐大殿,坐守武當派門戶。身邊僅有兩名十一二歲小童,安靜侍立,一動不動,仿佛兩個假人。
“欲與中原武林修好。”歐陽浪輕擺折扇。
“若想與中原武林修好,可經衡山同意否?”劉清風目光凜然,仔細打量歐陽小浪。
“這里有衡山派三位‘凡’字輩高尼親筆書信。”歐陽小浪掏出三封信,信封之上有衡山派專屬鋼印。
劉清風敏銳目光一掃,便看到歐陽小浪故意露出的鋼印,卻苦笑搖頭道:“可拿來我看?”
“這恐怕不妥。”歐陽小浪收回信。
“為何不妥?”劉清風臉上笑容略顯僵硬。
“此乃寫于家父的書,未經他老人家允許,歐陽浪不敢私自交與旁人。”歐陽小浪微微仰起頭,一甩長袖,頗顯傲慢,把先前恭敬一甩而空。
“可有書信給我武當?”
“沒有。”
“那我如何才能知曉閣下所言非虛?”
“聽聞劉師兄‘俠義劍’大名,早有拜會之心,你我同為習武之人,如若不棄,可以武功之上立下賭局。如若劉師兄勝了,這三封信便讓你來看;如若敗了,我們卻要上山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