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不僅僅是劃龍舟的日子,也是華山論劍的日子。
劍仙唐小鳳果然沒來,劍神李凌普果然也沒來。
只剩下劍圣歐陽無極,拎著他的無鋒鐵劍,孤獨地坐在劍客魁首的位置上,接受全天下劍客的挑戰。
華山派掌門岳無釵答應提供場地,而名譽主辦方,則是江湖財團“馬氏江湖報”的三位馬氏兄弟。
馬氏不光辦報紙,還辦鏢局,龍騰鏢局馬博芳、馬繼芳、馬成芳。這三位雖然武功不高,可在江湖上的地位卻是不低,手下幾千名以打探小道消息為能人“狗仔”,知道的秘密數不勝數。
有的時候,就連六扇門總捕頭祁東陽都需要尋求他們的幫助來破案,不過他們三個卻一直有一個規矩,那就是他們的消息一定是“一問一答,明碼標價,一答一價,概不賒賬”。
少一文錢,不賣;多一句話,不說。
不過,江湖永遠不會只屬于一家,最近一年《劉氏江湖報》迅速崛起,引起報界重視。由于價格便宜,善于編撰故事,尤其炒作花邊新聞,因此更具有可讀性,雖然丟失一些真實性,不過他們的銷量卻扶搖直上。創辦僅僅三年,在百花齊放的報界,就已經成為了第二大江湖媒體。
后生可畏。
這次華山論劍,江湖報業和鏢業幾大財團爭搶得激烈,都想借助主持華山論劍而宣誓在行業中的魁首地位。
最后《馬氏江湖報》以破紀錄的一千兩白銀中標,而這一千兩白銀,僅僅是給冠軍的。
其后亞軍,季軍等前八名劍客,都有別的財團提供獎金,當然中標的價格也相對低,而影響力自然不比冠軍大。或許只有本報業自己宣揚宣揚。
而華山派本身,也要收取不少場地費,向來只善于行俠仗義而不善于經營的華山掌門女劍客岳無釵,可算撈到一筆好錢。
那岳無釵,四十九歲,看起來卻仿佛二十出頭的翩翩佼人,只是不茍言笑,而顯得有些高傲,可江湖人都知道,此人與“俠義劍”劉清風一樣,是一個內心火熱之人。
只是劉道長俊朗外表下稍顯慈眉善目,而她卻劍眉高挑,目光如瞪。
“無釵呀,這次無形劍客西門摘星也來了,咱們華山派不采取什么行動嗎?”
說話之人,乃是岳無釵的師叔,名叫韓若空,這人輩分高,能耐卻是不行。當年老掌門岳晴空死的時候,他與岳無釵爭奪掌門之位,卻敗在了師侄劍下,從此閉關不出,也有幾個年頭了。
“我已經答應馬氏兄弟,這次華山論劍一如往年,純粹的論劍證道,不摻和任何江湖仇怨。”面對門派長輩,即使是華山掌門,也要站起身來說話。九大派都是這樣尊師重道的規矩。
“面對飛天大梟,我們就無所作為?他是咱們華山派的仇敵,不共戴天的仇敵。”韓若空須發皆白,脾氣卻依然不減當年,用手指著岳無釵呵叱道:“難道你忘了不成?”
“叔叔死在他的劍下,我當然不會忘。”岳無釵盡量克制自己,“不過參加比劍的人,都簽了‘生死狀’,既然簽了字,就不能反悔。”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他明明可以手下留情。”韓若空吼道。
“面對叔叔的一招‘閑云野鶴’,如若他留情,那么他就敗了。”岳無釵無力辯解道。“幾百年來,死在華山之巔的證道劍客沒有二十也有十八,可這多年來,沒有人敢在華山論劍之時造次,否則必被千夫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