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素是‘火質和火素而非火本身’,它從燃燒的物體中做一種快速的轉動逸出,它包含在所有可燃物體中,也包含在(能燒成燒渣)金屬之中。燒過的產物可復原為原先的物質,只需任何含燃素的物質,像油、蠟、木炭等,提供給它燃素。
鋅加熱變紅時,以明亮的火焰燃燒起來,因此燃素跑掉了,白色的殘渣是鋅的殘渣。如果把它同木炭(富于燃素)一起加熱,鋅就蒸餾出來。所以鋅的燒渣+燃素+鋅。其他金屬也是一樣。
如果燃燒磷,就產生一種酸性物質,放出大量的熱和光,所以磷=酸+燃素,如果把酸和木炭一起加熱,酸吸收了燃素,磷又重新產生出來。
我們將燃素進入物體和逸出物體的反應過程稱為‘化合’,所產生的物體是一種化合物。
硫黃是硫酸(元素)和燃素的化合物:硫黃燃燒有火焰,因為燃素逸走,生產硫酸,其公式為,硫黃=硫酸+燃素。
如果我們能把燃素重新放入硫酸中,我們就可以得到硫黃。
為了防止酸受熱會發,首先將鉀堿“固定”,所得到的鹽(硫酸鉀)同木炭(富于燃素)一起加熱,生成暗褐色的物質,與用鉀堿和硫黃共熔制取的‘硫酐’完全一樣。
(硫黃+鉀堿)+燃素=硫酐
硫黃+鉀堿=硫酐
由此實驗可得:硫酸+燃素=硫黃
……”
艾斯將論文合上,閉上眼睛,久久不語,良久他睜開雙眼,對有些疲憊的對貝蒂等人說:“很有趣的理論,是一種認識世界的可能,也有著實驗支撐,我有些累了,你們先回去吧。”
貝蒂、拜仁和羅根互相對視,最終向艾斯微微鞠躬,緩緩離開。
等到三人離開,艾斯嘆了口氣,站起身望著窗外,有些為難:
“燃素理論很有趣,與大量事實聯系在一起,組成了一個首尾一貫、井然有序的歧路學說,但這個錯誤的學說竟然能指導實驗,引導新的發現。
雖然錯誤,但這是高塔領地學術研究的巨大進步,沒有我指導下的學術自覺,我不能粗暴的插手,打斷這種勃勃興起的研究熱潮和研究自信!
雖然沒有實證,但如果燃素學說的研究成果成立,加入燃素應該是除去氧;除去燃素應該是加入氧。
這理論和相關符文肯定被巫師們并嘗試了,甚至有的巫師已經將至作為構造根基法術模型的基礎,即使要提出新觀點,也需要緩緩提出,降低影響。
如果操之過急,恐怕迎接高塔的不只是理論爆發和魔法革新,更有可能是大量的無頭尸體和混亂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