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它們之間存在著神秘感應,以某種原因觀測了A,B就能感應,那假設A與B距離達到十萬光年,二者又如何瞬間通信?
這不符合相對論。”
臺下寂靜無聲,突然有支持者高呼,“我們抓住了量子力學的‘小辮子’!”
但達魯很快跳上了臺,笑著說道:“A粒子在哪兒?B粒子又在哪兒?不是說好了嗎?在觀測前它們都不存在,它們只能用波函數描述,也就是說,這個問題的根子就是錯誤的,不值得討論。”
但是,這種態度并不能讓在場的眾人信服,量子理論毫不關心粒子的狀態,泰勒斯皺著眉頭,忽然眼睛一亮。
祂飛上臺高聲說道:“我這里還有一個思維實驗,假如我們捉住了一只可憐的貓,把它孤零零的關進盒子里,盒子內就是一個足以一瞬間殺死它的魔法殺陣,殺陣的控制樞紐由上面的放射性原子控制。當原子發生衰變時,樞紐被激發,貓必死無疑,當原子不衰變時,貓就活蹦亂跳。
但現在有個問題,按照量子理論,我們不知道原子是否會衰變,也不知道原子何時會衰變。
我們只知道原子有一半的概率衰變,貓有一半的概率存活。
那么貓究竟是死是活?”
格爾圖學派的人一片沉默,根據量子理論,在觀測前,原子是一團“云霧”,處于衰變/不衰變的狀態,貓也就處于死/不死狀態。
如果達魯打開盒子,意味著對原子進行觀測,那么原子瞬間坍縮,取衰變和不衰變其中一個狀態。
換而言之,打開盒子的一瞬間,貓的狀態也坍縮了,取死或者不死其中之一。
從根本上說,達魯的觀測決定了貓最終的狀態,死或者不死。
最終,這個討論不了了之,泰勒斯的貓成了一個永久懸案。
這不僅僅是魔法,更是哲學,長久以來,人們一直潛意識認為我們處于一個客觀存在的世界,人類是客觀世界的一部分,能改造世界,但是無法決定世界。
比如燭火在風中搖曳,可以說風動,可以說燭火在動,但是和人看不看無關,和人心動無關,承認世界客觀存在且符合因果規律就是決定論,泰勒斯設計的這個巧妙問題,實際上將格爾圖學派的眾人推向了風口浪尖——意識決定客觀世界存在與否?
假設是,那又是誰的意識能決定?對于整個星界來說,誰才算得上一位觀察者。
在學術大會一個月后,名為《觀察者效應》的論文沒有任何署名的傳出,引起了無限漣漪。
雖然那該死的貓沒有被解決,但是巫師們逐漸發現量子力學在微觀領域很有效,他們開始使用量子力學的概念和方法,研究微觀領域,魔法也進入了粒子魔法時代。
三年之后,格爾圖學派的眾人陸續晉升傳奇巫師,達魯和亞歷山大更是飛速晉升十環不朽傳奇。
而亞歷山大更是發現了一種獨特的電子,也就是正電子。
依據正電子,亞歷山大預言這個世界存在反物質,而正反物質湮滅會百分之百釋放粒子的能量,這對比原子核聚變的百分之七或者八,是無與倫比的進步。
另一邊,三年的時間,艾斯穿越了一千萬光年的距離,祂去過曾經的卡亞舊地,那里只殘留了恐怖的氣息,空無一人。
艾斯心中的不安越來越深,祂好似一個強力雷達,不停的掃描尋找,甚至進入那些四級世界,試圖尋找其中痕跡。
超維巫師確實強大,艾斯的力量在所遇到的數百世界幾乎都是碾壓狀態,這些世界的強大存在知無不言,但遺憾的是,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
就在艾斯意味那巨人可能飛升到星界更高層的時候,一具極其巨大的龍尸飄了過來。
說是飄,其實說艾斯飛過去更合適,那龍尸實在是龐大,太過龐大,或許整個龍尸就是一個世界。
艾斯仔細的搜索檢查,發現龍尸內部藏匿著一個已經徹底破壞的世界,追溯往昔的時光,艾斯“看”到了一些記憶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