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極少數驚才絕艷的人,才能從各種法則模型之中汲取智慧,將其重組成一種全新的法則,改變它的上限,甚至超脫其上。
而陳牧之則是不斷地通過數學演算法則,通過計算推演出法則模型。
這條路難度很大,甚至相比演算模型而言,他之前耗費百年時光參悟法則符文,其實都只是打基礎而已。
通過數學演算法則神環,建立一個法則模型,完全是在根基上創造出一套新的法則。
演算法則神環,建立數學模型這條路真的很深奧,哪怕是以陳牧之的天資,走起來也很難。
一開始,他只能模擬出起一百道法則符文組成數學模型,花費了數百年之后,他的模型數學模型越來越穩固,使用的符文越來越多。
十年后,陳牧之他終于推演出了一千個符文組成的數學模型。
三十年后,他最高的數學神環模型,達到了一千五百個符文。
一百年后,法則神環的模型達到了兩千個符文,這已經達到了神祗神環的標準。
兩百年后,他的數學模型,已經達到了兩千八百個符文的地步。
三百年后,他在數學模型之中,完成了由三千個符文凝練成法則神環的壯舉。
“……”
“成了。”
陳牧之的身前,一道晶瑩剔透的法則神環緩緩的沉浮著。
僅僅一道法則神環而已,但是其中沉寂的力量足以開天辟地,非常的驚人。
法則神環的極限,也僅僅是三千六百五十符文的大周天之數而已,三千道符文組成的法則神環,已經非常的驚人了。
這是人王之姿,放到許多中千世界,都足以稱得上是震古爍今。
進入不朽學宮至今,如今已經時隔四百年光陰,他總算通過模型模擬出了第一道人王標準的法則神環。
眼前這道神環,就是他按照模型凝練而成,因為早已模擬了千百遍,所以他宛如信手拈來一般輕易就將其融合而成。
“不能在閉門造車了。”
“該下一步了。”
陳牧之將這道法則符文拆散,然后淡淡低語。
推演到了三千道法則神環,他對構造法則模型,推演法則神環已經達到了一個極其高深的境界。
想要再往后走,如果閉門造車的話恐怕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
從這一天開始,陳牧之開始前往各大學宮之中聽課。
但凡有神王講道,巨頭授課,他從來不會有錯過一節。他不斷記下神王圣君們的法則神環,然后建立數學模型。
緊接著反推數學模型,根據模型反推出它的原理,然后徹底將模型吃透,汲取其中的精華,然后融入自己的數學模型體系之中。
一道法則模型、兩道法則模型、三道法則模型。
十道、百道、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