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非常悲傷的故事。
如果說上一個任務里面有留守兒童,那么這個老奶奶也許可以劃分留守老人。
伍奶奶年輕的時候就守寡,當時還要帶著一個兒子和女兒,好不容易把他們拉扯大了,兒子在一次打工中出了事故賠了點錢。
在老鄉的幫助下,拿到了賠償款,她只有和當時年紀尚小的女兒一起共度那段艱難的日子,雖然說賠償款可以暫時讓他們家改善生活,但是因為家里之前就負債累累。
一聽說她家有了賠償款,大家一窩蜂的跑到她家里來,將他們之前在外面欠的那些外債全部還清之后,手上其實也沒有剩下多少了。
女兒當時正在讀書,按照之前的計劃是只要她認識幾個字,會寫自己的名字,就讓她出去打工,但是現在兒子已經沒有了,她不想讓女兒呆在這個鄉下受人欺負。
只有一咬牙將她女兒繼續送到學校里繼續去讀書,爭取讓她到外面去找一份可以養活自己的工作,她雖然讀書不多,整天只在村子里打轉,還是知道一點點的道理。
之前,因為家里窮,就已經非常后悔沒有讓孩子多讀書,所以才從事那些非常危險的工作。
在伍奶奶的堅持下,女兒非常順利地讀到了高中。
在她們相依為命的日子,女兒對她是非常的孝順經常說到,等她找到一份好工作之后,就讓她吃香的喝辣的,每當這個時候,武奶奶總覺得她的人生雖然過得很艱苦,但是幸好還有個女孩可以給她一點安慰,也因此她幾乎是將兒子的所有賠償款全都拿了出來作為女兒的學業上的支撐。
女兒雖然在學習上很努力,但是因為鄉村里的學習風氣并不好,所以她也只是磕磕碰碰的讀到了高中就沒有再繼續讀下去了,之后,她就和村子里其她女孩子一起去廠里打工,伍奶奶則選擇留在村子里繼續刨著她那一畝三分地。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幾年之后,她女兒在外面找了一個男朋友帶回家給她看,當時她心里是非常排斥的,因為她是希望自己女兒嫁人就嫁在自己村子周圍,這樣她老了之后也有個照應
但是當時她覺得女兒年紀尚小,還沒有到談婚論嫁的時候,也因此并沒有將心里的這些想法告訴女兒,直到女兒突然帶了一個外地的男朋友回家
愛女心切的伍奶奶沒有把自己的這些想法說出來,還是非常歡喜地接納了女兒找的這個男孩子,這個男孩子雖然是外地的,但是對她女兒確實可以。
經過了她的點頭同意,女兒就和自己老公繼續在外面打工,條件也并不是特別的突出,所以幾年之后他們就直接回到了老公的家鄉生活。
伍奶奶徹底成了一個孤寡老人,她的女兒早就忘記了當初承諾參加工作之后,一定把媽媽接出來,要為她養老送終,然而為了自己女兒的幸福,伍奶奶并沒有死皮賴臉,一定要女孩回來。
她一個人在村子里生活著,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自給自足,日子雖然過得清苦平淡,甚至還有些孤苦,但是總還算是過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