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白術來到后山一處水潭前,張三豐坐在岸邊一塊青石之上,悠然道:“衛公子,我觀你舉止之間頗有大家氣度,不知師從何人?”
“家師武烈,先祖乃是當年追隨一燈大師身旁的武三通前輩。”
白術解釋道。
“哦?”
張三豐訝然道:“想不到衛公子竟是忠烈之后。”
他也知道當年武三通在襄陽守衛的事跡,是以會說忠烈之后。
頓了頓,又道:“如此說來,想必衛公子修煉的是一燈大師的一陽指了?”
“是。”
白術點點頭:“不過晚輩所學甚雜,還兼修了幾式降龍十八掌,以及一些域外武學。”
“一陽指,降龍十八掌……”
張三豐低聲重復幾遍,忽然開口道:“衛公子,不知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就是包括你所修煉的這幾樣功夫在內,江湖之上的武術秘籍,幾乎全都是這種追求剛猛,追求速度的功夫?”
“這個,張真人,我們習武之人,不就應該追求這些嗎?”
雖然知道張三豐接下來要說什么,白術還是配合問道。
“不然。”
張三豐大搖其頭,道:“《道德經》有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句話是何意公子可知?”
“這句話的意思是,天下萬物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是如果用來攻堅的話,卻同樣沒有比水更強大的。”
白術回答道。
“不錯,那公子可曾思索過,為何有這種現象發生嗎?”
張三豐問道。
“晚輩愚魯,還真不曾想過。”
白術搖了搖頭。
“是啊,不止公子沒想過,這天下又有幾人想過呢?”
張三豐倏地一笑,道:“老道不才,就喜歡做這些鉆牛角尖的事情,經過我這些年的思考,還真從中發現了一些武學道理。”
“是什么?”
知道接下來張三豐便要講解有關太極拳的原理,白術的聲音都放輕了幾分。
“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后發制人!”
張三豐一字一頓地道。
“晚輩不解……”
聽到太極拳最核心的幾個要點,白術幾乎屏住了呼吸,等待張三豐接下來的講述。
“首先是這以柔克剛,”
張三豐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盯著湖面忽然問道:“衛公子,你覺得這天底下最柔軟的水,何以能將巨石穿透?”
白術想了想:“水滴石穿……關鍵在于堅持,若非水滴堅持數載,乃至數十載的滴落,這巨石怕也不會被水所滴穿。”
“不錯!”
張三豐贊許地看了一眼白術,道:“這個道理,老道還是苦思數日后方才想透的關鍵。”
說完,他眉毛一掀,朗聲道:“水滴石穿,需要堅持,武學功夫同樣需要堅持!”
他從巨石上站起身,道:“我們習武之時,老師都曾教導我們,要做到‘意在拳先’,就是要求我們在出招之時,先做到心中有數,不可被身體支配了心靈。”
“不錯。”
白術點了點頭。
雖然武烈的功夫放在江湖上根本排不上什么名號,但是卻也教導過白術這個最基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