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次的領悟……似乎有些厲害啊。”
感受著體內如長江大河般奔騰不息的真氣,白術暗自震驚。
自從他剛才在火場中將九陰真經與太極原理融合在一起之后,他就發現,不管是武學內力的修煉速度,還是《山河呼吸圖》的修煉速度,都獲得了極大的提高!
尤其是《山河呼吸圖》。
原本他進入真氣境中期之后,吸收外界靈氣的速度便已經下降了許多,按照他的估計,想要進入真氣境后期,怕是需要至少五年的時間。
可是有了這次的領悟,頂多再用一年,他便可以進入真氣境后期!
也就是說,他這次的領悟,直接將修煉速度提升了五倍!
“難道說這‘相對論’就算放到武學世界,也是一門極其強大的武學奧義嗎?”
白術腦中閃過一個滑稽的念頭。
沒錯,在剛才千鈞一發的時刻,白術將九陰真經和太極原理所融合后的產物,就是“相對論”。
當然,不是地球上愛因斯坦所說的物理相對論,而是一種武學上的【相對狀態】。
《九陰真經》有言:天之道,損有余以奉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余。
可是這“虛”當真就能勝“實”,“不足”又當真能勝“有余”嗎?
當然不是!
九陰真經中所說的“虛勝實,不足勝有余”只是一種相對狀態,指的是在相對情況下,虛可以勝實,不足能夠勝有余。
同理,太極劍法講究“以靜制動,以弱勝強,后發制人”,這個道理也是相對而言的。
張三豐就曾對白術說過,太極劍法中的“靜勝動,弱勝強,后發先制人”,都是在尺寸毫厘間建立一種相對的速度優勢,然后借此擊敗敵人。
這個道理在獨孤九劍中也有一些涉及,只不過比較少而已。
這一次,白術在房屋即將倒塌危機的逼迫之下,徹底將九陰真經與太極原理中的相對概念結合在一起,領悟出了一種被他稱為“相對論”的相對原理。
根據他所領悟出的“相對原理”,天下武學沒有絕對的強弱,沒有絕對的陰陽,更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有的,僅僅是在臨陣對敵之時的相對狀態。
古人云:“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
古人又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矛盾嗎?
當然不矛盾。
無他,唯相對而已!
就拿在火場中躲避那些坍塌而下的木頭來說,白術在那一瞬間便進入到了【相對狀態】,他把自己強行提高到身體所能達到的最高速度,然后在那種速度之下,以強大的計算力計算出各個木頭的落點,以及施加外力之后會如何移動,移動之后又會觸碰到哪個木頭,另外的木頭碰撞之后又會如何移動……
最終,在超過身體極限的情況下,他這才將此次危機解除。
這種狀態看上去和之前武感差不多,但是和武感不同的是,武感僅僅在白術面對普通武者時有作用。
當他進入倚天屠龍世界,面對實力更強的武者后,便再無用武之地。
可【相對狀態】則不然,它非但可以讓白術瞬間進入一個相對時間變慢的狀態,同時,在那種狀態下,白術還能夠獲得一種【相對無敵】的屬性!
什么叫【相對無敵】?
就是但凡和白術對敵之人,只要不是實力超過白術太多,那么白術就能夠立刻分辨出敵人的弱點,并且以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將其擊敗!
換一種比較常見的說法,白術所領悟的這種【相對狀態】,就是玄幻中經常出現的“同階無敵”的弱化版。
“如果我上牯牛嶺之前就領悟出這種【相對狀態】的話,我哪怕一個人也能把這個元軍大營攪個天翻地覆!”
白術心中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