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雨未出閣之前經常拷問他們功課,答的好了就有金豆子拿。所以,沈清雨知道顧圓衡走之前并不是什么都沒帶,而是把他這些年得的金豆子全部帶走了。
沈清雨看著桌上的信,心里惴惴不安,有些緊張,繳著手里的手帕:“不知道怎么,我就是...有點兒害怕...”
“不就是一封書信嗎?我來為你打開。”方謙說完就把書信展開放到二人面前。
信紙就是家里普通的紙,可紙上面只有短短的一句話:清雨姐,你還欠我一個愿望,等我回來再向你要。
沈清雨拿過書信來回的翻看,確實是顧圓衡的字,倒也確實只有這一句話。
沈清雨見方謙面露疑惑,解釋道:“上一年除夕我們一起吃餃子,他吃出了帶銅板的的那一個。我們沈家有個規矩,但凡在過年的時候能吃出帶銅板的餃子,就可以向大家許一個愿望,他當時并沒有許,而是把這個愿望留了下來。只是我想不明白,這并不是什么多大的事,為什么偏要寫在信上?而且還是臨走前的信,我以為他會寫些多重要的事。”
沈清雨怎么也想不明白顧圓衡到底在想什么。
“想不明白就別想了,等他平安歸來就知道了。”方謙道。
“方謙,我心里特別不踏實。皇上的身體真的還好嗎?”沈清雨再次追問。
“皇上身體的確康健,今日上朝時,還聲如洪鐘。”方謙道。
“那就真的是我想多了。”沈清雨再一次安慰自己。
“早些休息吧。”
“嗯。”沈清雨點頭。
直到現在,依舊是沈清雨睡床,方謙打地鋪。
其實,成婚這么久,方謙睡了這么久的地鋪,沈清雨早就心有不忍了。可是...有些話不是那么容易能說出口的。
沈清雨不好意思說,方謙也不好意思說。所以...兩個人都不說,都沉默,都和以往一樣。
仗打了一個月,前方來報全是捷報。而方謙每次回來時也都說,皇上身體非常好。
這下,沈清雨才放下心來,算是完全認為是自己想多了。
可又平靜了三日,突然有大批災民涌入京城。
而這批災民一看就是飽受饑苦,各個瘦骨嶙峋,甚至還患有癆病。
宰相作為百官之首,在這個時候起到了充分的帶頭作用。宰相府設粥棚,建驛站。
不僅要管這批災民的吃喝,還要管這批災民的用住。
宰相夫人不便露面,可這么大的功勞,一定要讓災民知道,這是宰相起的帶頭作用。
所以,身在內宅,又時常拋頭露面做生意的沈清雨就被推了出來。
沈清雨打著宰相府少夫人的名號四處施粥,作進了好事,為宰相府攬夠了人心。
可是在施粥的時候,她還是會想,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災民突然涌入京城,不是說捷報嗎?既然是捷報,就不該有這么多災民啊!
沈清雨親自為這些災民盛飯,蘭曦覺得實在沒必要,原本想上來攔,卻被沈清雨一個眼神制止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