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龜仙人在收徒之時,對于自己的徒弟在心性方面的要求比較高,資質方面可能要求稍微低點,這一方面就是心這一部分的體現;而鶴仙人在收徒之時明顯對資質要求更高,心性什么的倒是要求不高,畢竟他自己的心性也沒好到哪去,這一方面也是體這一部分的體現。
當然在體這一方面體現的最突出的莫過于賽亞人這個戰斗種族了,因為體質方面的差距,盡管克林、天津飯等人的心性方面并不差于貝吉塔等人,然而依舊被體質方面的差距給日復一日的打擊的喪失了自己的心氣,以至于再沒有反超的希望。
至于氣這一方面,在龍珠世界中后期露的上臉的武道家都拿氣功波當玩具玩,而稍有本事的武道家更是誰沒有一兩個氣功波方面的絕招都不好意思見人。
而龍蛇國術世界,則比較復雜,就是以心、意、體、技四者為主,至于氣方面,雖然后期也有罡氣,但受限于世界環境因素,到底還是無法發展起來。
技方面就不用說了,太極、八卦、八極、詠春、譚腿等各種各樣的門道流派,還有虎豹雷音、大蟾氣等諸多洗髓秘傳,這些都是技的一方面體現。
心方面最有代表就是王超的赤子之心了,正因為其赤子之心才結識了唐紫塵,開啟了其武道大宗師之路。
意方面,在龍蛇中能夠稱得上一代武道大家的基本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拳意,不管是巴立明的“帝星飄蕩,天下皆反”的拳意,還是god的”若得我命皆由我,才能火里種金蓮“的拳意,都可以說是自己一生武道的概述。
從意這一方面來說,龍珠世界無疑差很多。可能是修煉環境太優厚,當武道家修煉到能夠放出氣功波之后,其實在心這一方面的修煉已經很少了,更多的是依靠其自身的先天心性而逐漸成長。
縱觀龍珠整個大環境,真正領悟或發揮出意這方面力量的,也只有孫悟空一個了。從打敗短笛大魔王時的那一拳“天地貫穿波”,到后來其武道大成時打出來的那一拳“龍拳”,都可謂是其一生的武道之途的寫照。
其實這么說的話,王超和孫悟空兩人武道意念方面都是蠻類似的,都是一往無前、以有限而超越無限,不斷的打破自身極限的那種人。
或許赤子之心的人,都這樣?
體的話,在初始或許比較重要,但在龍蛇中哪家上乘的內家拳派又沒有自家獨傳的洗筋易髓的秘法呢。
大半個小時過去,孫悟飯方才停止了述說,喝了口茶潤潤喉,一臉略帶期待的看著顧盡歡。
顧盡歡也沒藏著捏著,更何況其本身就是為了還孫悟飯一個人情。
“我所修行,其名國術,其分為明勁、暗勁、化勁、丹勁、罡勁,以及最后的打破虛空、見神不壞。
明勁:鍛煉全身力量,然后使其集中,一拳激打出去,空氣炸響,威勢驚人,也就是所謂的“千金難買一聲響”,此為明勁之境。
......”
洋洋灑灑,沒有一點保留,顧盡歡把國術的修行要旨盡數道出。可以說這個人情顧盡歡也是還的很大了,畢竟他花費本源演化的時候可是花了五十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