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復有一百二十八人鳴鐘、一百二十八人撫琴,鐘聲清冽,琴聲悠悠。
天壇之外,九位閣老一身玄色祭禮衣裳,手持玉圭,目不斜視,一步一頓地走過一千二百九十六米的天壇大道,緊接著登上九九八十一米高的祭天天壇。
半空中,直升飛機正在進行俯攝轉播。
“斯四百四十九載前,大明將傾,天下烽煙四起,內有貪官污吏之橫行,外有異族之虎視眈眈。啟氏于邊陲奮起,力挽中原之將傾.......”
隨著內政閣首輔抑揚頓挫、鏘鏘有力的聲音,祭天天壇上空開始發生變化,最終虛空顯化出一幅幅畫面:
“明末邊疆,有一邊陲小兵一時不平,繼而奮起,手持長槍,一路殺出北疆,殺過貪官、殺過惡吏、殺過異族韃子,率領部下血戰三千里,殺至大明京城。卻發現這大明早已經不是他想象中的大明朝,最終于京城下仰天怒吼:“你們救不了的百姓,我來救!!!”
看到虛空中的畫面,所有人都一臉震驚,紛紛猜測,這應當就是啟太祖他老人家了。
正在念著祭文的首輔雖是震驚,但卻依然保持著聲音的平穩。
隨后這一幕畫面破碎,與天壇上空的千里浮云結合在一起,逐漸凝聚成一條蜿蜒盤旋的巨大龍軀,龍首深入云海而不現。
而虛空中的畫面繼續變化:
一身穿戎裝,渾身散發著鐵血殺伐氣息,容貌與之前那邊陲小兵有著七分相似的中年男子,率領大軍看著前方被裹挾而來的無辜百姓,痛哭下令道:
“為天下人之天下,為子孫后世百代計,今日縱殺之無辜,其罪在吾,殺!”
看到這一幕,眾人都知曉這是歷史書上記載的啟太祖建國十年,因普及教育,天下世家豪族叛亂,裹挾無辜百姓以為前驅,啟太祖痛下殺令這一歷史事件。
這一幕畫面再次破碎,化成兩只前龍爪出現在龍軀上。
畫面仍然在繼續:
一個身穿帝皇袍服的中年男子孤身站在祖祠默然無語,帝都城上是三十萬的御林軍,城下是文武百官率領的五十萬衛**,兩兩相對。
天子看了一宿啟太祖留下的祖訓,最終留下一句:“后世子孫若有憤恨,盡歸吾身!”
卻是帝皇家天下和平演變為內閣主義之共和天下這一歷史事件。
這一幕畫面同樣破碎,化成兩只后龍爪。
新的畫面繼續生成:
國外敵對小國發生恐怖襲擊,帝國三十八名子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帝國派出三千先鋒軍隊前去迎接,卻不料敵方早有預謀,三千先鋒軍兵遭遇十萬敵軍,寡不敵眾,全軍覆沒。帝國上下一片震驚,隨后更是震怒。
然不待帝國出征,處心積慮已久的全球大大小小一百五十三個國家聯合向啟明帝國宣戰。
這一戰啟明帝國出兵百萬,四十三個國家被滅國,但同樣啟明帝國超過三十萬士兵葬身海外。但換來的是啟明帝國百年承平,子民安康,世界臣服!
這一幕畫面一樣破碎,高昂龍首破開層層云浪而來!
隨后畫面流轉,四百年間啟明帝國出現過的一位又一位英才人杰,為推動社會發展、為人民安康、為科技進步、為啟明帝國雄立世界之巔前仆后繼,舍生忘死的身影紛紛凝聚到巨龍龍軀上化作一片片龍鱗。
看到這一幕,所有啟明百姓心中皆是升起一陣明悟,這就是龍!這就是他們啟明帝國的國運巨龍!這就是他們億萬啟明百姓凝聚而出的盛世啟明巨龍!
“今日,我等攜萬萬民眾之意,重立啟明人道帝國!”
祭文已至末尾,九位閣老凝氣提神,發出震蕩八方的雄音:
“一愿啟明帝國,萬壽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