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哥主動接過老板打包好的袋子,四人趕往市場大樓的二樓。
二樓和下面相比要安靜許多,沒有市場的嘈雜氛圍,秩序井然的擺放著一張張黃色的小餐桌,李哥將手里的食材交給工作人員幫忙加工,四人剛好能圍著一張桌子坐下。
十多分鐘后,李旭咬著一塊香辣入味的烤鰻魚,一臉感動,那么丑的玩意居然這么好吃,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嗯~~我是個傳統的中國人,還是適合吃這些正常加工過的的食物。
當然李旭不知道,有些沿海地區的中國人吃海鮮可比韓國老鐵們生猛多了。
酒足飯飽,四人都對這頓海鮮大餐非常滿意。
“吃完了,要回酒店嗎?”
“當然不,你難道以為這里只是吃飯的地方嗎?”
李旭疑惑,我當然知道啊,這里還能買菜嘛!
趙恩靜一副地頭蛇的模樣,帶著三人上到了市場大樓的頂樓。
“哇!這里好漂亮!”
林語青低聲驚呼,李哥和李旭也被驚住了,誰能想到一個市場大樓的頂樓竟然有這番景致?
這是一座露天的展望臺,一面可以展望海港,另一面可以展望山上的建筑和市區風景。
由于市場大樓頂部獨特的海鷗造型,頂層并不開闊,呈現出獨特的弧線型。
僅四米左右寬的過道貼著漂亮的梯型瓷磚,兩旁精致的圍欄分隔出兩邊帶狀的花園,由于季節原因,現在只有綠色,不過可以想象,花開時節必然絢爛奪目。
小道隔幾米就有一個木質長凳,旁邊是紅色的郵筒,郵筒旁邊是一個小小的標志牌。
在海鷗的頭部,放置了數架大大的望遠鏡,可以眺望海港的風景。
李旭湊到望遠鏡后面,看向海面,海風輕送,海鷗在空中一次次劃過,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沒有想象中的湛藍,更顯得深邃。
海面上星星點點的漁船,白色的桅桿,是海港不可缺少的一抹風景,旁邊跳開式構造的影島大橋的橋體已經升起,為過往的船只開通一條水路。
這座可以開合的奇特大橋是釜山的獨特景觀,然而,給這座大橋貼上‘景區’的標簽又顯得‘輕浮’。
六?二五戰爭時期,大量難民為了躲避戰爭南下至釜山時,有個約定俗成的說法:如果跟親人走散了就約到影島大橋見面。
于是這座見證著悲傷的“民族之橋”,也逐漸成了失散親人等待重逢的最后希望。
林語青和趙恩靜坐在椅子上面,小聲地說著什么。
李旭和李哥放下手里的望遠鏡,湊過去。
“你們在說什么呢?”
“吶!”趙恩靜指了指旁邊的郵筒。
郵筒旁邊的小小標志牌上面寫著:為您掛念的人送去祝福。
李旭詫異:“這玩意還能用?不是用來裝飾的嗎?”
趙恩靜:“不是的,紅色的郵筒,可以給愛的人寫下最浪漫的語句或者最真摯的祝福,從這里郵寄出去。”
李旭遺憾:“可是我們沒有明信片,下次來的時候可以帶上幾張。”
趙恩靜湊過來:“你想寄給誰?”
李旭瞄了一眼旁邊沉思的李哥:“你應該問,他想寄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