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派的練武場。
李堯如同一座大山一般,矗立于場中。
張三豐輕撫白須,立于李堯的對面,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
除了這二人,周圍再無第三人在場。
所以,今日比試的結果,不會有第三人得知。
李堯朝著張三豐拱了拱手,說道:“張真人,你是前輩,請先出手。”
張三豐一臉平靜地說道:“老道近年來,創了一套拳術,叫作‘太極拳’,自覺和一般武學頗有不同之處,既然李教主與老道切磋武藝,老道便以太極拳會一會李教主。”
李堯心中暗道:等得就是你的太極拳,不知道這太極拳如何能夠以慢打快,以柔克剛。
他嘴上卻說道:“在下就領教一下張真人的神技。”
隨即,他凝神屏息,真氣暗暗轉動了起來,周身骨骼噼噼啪啪,不絕地發出輕微的爆響之聲。
張三豐心中暗自一凜。
他感覺到李堯的身上散發出來的真氣精純而又渾厚,似乎修煉的是佛門正宗的最上乘武功,自外而內,不帶半分邪氣。
心道:此人內功如此深厚,不知我這太極拳是否應付得了?
當即,他使出了太極拳中的一招‘攬雀尾’,右腳實,左腳虛,運起‘擠’字訣,橫勁發出。
張三豐并不知道,李堯修煉的是大道真氣。
道生萬物,道于萬事萬物中,以百態存于自然。
所以,李堯的大道真氣,可以隨意轉換。
當他準備施展佛門武技的時候,渾身散發出來了自然就是佛門的內息。
李堯右手一記‘大伏魔拳’轟向張三豐的胸口。
同時,左手翻手成掌,一招‘大力金剛掌’襲向張三豐的面門。
無論是大伏魔拳,還是大力金剛掌,都是剛猛雄渾,極其霸道,能夠隔空打出凌厲之極的勁氣。
張三豐面色微變,一招‘手揮琵琶’,一股精純醇正的內力,倉促間,勉強將李堯的勁氣化解。
隨即,他雙手一圈,如抱太極,一股雄渾無比的力道組成了一個旋渦,將李堯包圍了起來。
李堯無視張三豐的勁力漩渦,依然是右手‘大伏魔拳’,左手‘大力金剛掌’,同時使出,襲向張三豐的周身要穴。
他心道:無論你張三豐如何以慢打快,以柔克剛,也無法擋住兩種不同的功夫同時襲來。
果然,張三豐面對如此怪異的打法,一時間竟是想不到克制的辦法。
是以,他只好將太極拳的拳招一一施展了出來。
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勾步、手揮琵琶、進步搬攔錘、如封似閉、十字手、抱虎歸山……
張三豐憑借精妙的招式,再加上渾厚的內功修為,總算是勉強將李堯兩道凌厲的攻勢化解。
很快,張三豐已經將太極拳的所有招式都使了一遍。
但是,李堯依然還是兩種簡單而又霸道的功夫,不停地沖襲過來。
張三豐畢竟還是一代宗師,面對如此新奇而又怪異的打法,他漸漸找出了其中的破解之法。
他正要破解李堯的打法時,突然驚訝地發現,李堯突然右腳實,左腳虛,右掌已搭住他左腕,粘連粘隨,橫勁發出。
這一招,不正是太極拳中的一招‘攬雀尾’嗎?
李堯怎么也會這一招?
就在張三豐一愣神之際,李堯的右手背在張三豐的胸口上猛然一震,震得張三豐后退了好幾步。
張三豐只覺得胸腹內氣血一陣翻騰,臉色一陣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