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通話之后不久,送走匆匆到訪的主政官一行,劉鐘明又返回道觀,滿臉苦笑道:“玄宗,你真想孤守道觀一輩子嗎?先前主政官的提議,為何不考慮考慮?”
“鐘叔,如果你現在要與我談之事,那別怪玄宗無理,往后這道觀你還是別來了。葫蘆觀傳承至今,歷代祖師耗費多少心血?我師傅,可剛下葬沒多久呢?
先前我便跟你說了,葫蘆觀就是我的家,你現在讓我把家門打開任人參觀,換做是你,你會做何感想?也許你會說,那樣我便能離開。我若真想離開,又何需退學呢?”
見胡玄宗突然嚴肅認真起來,劉鐘明趕忙擺手道:“玄宗,你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覺得你還年青,不應該困在山上,應該有更好的生活才對。”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鐘叔,對于葫蘆觀傳承的東西,你又知道多少呢?”
就在劉鐘明不解其意時,胡玄宗彎腰從地上撿起一塊硬石,將其握在手中旋轉幾下,松松手指便看到沙粒一般的粉末,從胡玄宗的手中飄落下來。
看到這一幕的劉鐘明,內心的震驚可想而知,偏偏此時的胡玄宗起身道:“鐘叔,做人要懂得知足,葫蘆觀建觀與五龍嶺,便遵循與鄰為善和諧共存。
可你似乎忘了,葫蘆觀并不屬于村子,有些事你也做不了主。或許你是出于好意,可對我而言,誰敢打道觀的主意,那便是毀我家之人,你真想如此?”
“好吧!是叔孟浪了,往后道觀的事,叔不會再過問半句!你好生休息,我走了!”
或許是這段時間出的風頭太多,以至劉鐘明似乎忘了,他所得到的風光,其實都是胡玄宗出的力。沒胡玄宗的支持,又怎么會有他的風光呢?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太過好高騖遠,只會得不償失。對胡玄宗而言,往后涉及村委的一些事,或許他真的不會再過問了。跟村子走太近,有時未必是好事。
等主政官回到城里,第二天便收到豫章集團發來的回執。看到新添加的條件,主政官立刻意識到,他低估了胡玄宗與陳家的關系。
“唉!有些可惜了!”
正如胡玄宗所說,立場不同,看待問題的方式便不同。在主政官看來,葫蘆觀完全有開發旅游資源的潛力。只需投入一定的資金,便能造福道觀周邊的村民。
可站在胡玄宗的立場,一個任由外人進出的道觀,算什么清修之地呢?
伴隨陳新遠發來最終的投資協議,胡玄宗覺得沒什么問題,有關投資田園度假村的合作正式敲定。相應的,接下來一段時間內,胡玄宗也能真正清靜一下。
在此之前,胡玄宗又找來劉冬生,讓其在上山的路口再建一座古亭。待此亭建成,胡玄宗親書三字‘解劍亭’。通過這種方式,告知外來者上山便需遵守葫蘆觀的規矩。
即便前來有修士拜山,胡玄宗也會令來人明白,想上五龍嶺,就必須解除敵意。不肯解劍者,那便是闖山者。對于身懷惡意的闖山之人,胡玄宗又何需客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