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會想到,靜極思動的老天師,竟然會在這樣的天氣里,獨自來見位于星牙巖修行的胡玄宗。做為修行界得高望重的前輩,很多修行中人都難有機會一見老天師真容。
雖說老天師穿的道袍也很普通,可真正的修行中人,唯有祭祀儀式之時,才會根據等級不同穿著不同的道袍。即便是普通道衣,穿在老天師身上依舊出塵飄逸。
如若來之前只是出于好奇,那么見到胡玄宗之后,老天師卻覺得自己來對了。眼前這個出身山野小觀的年青修士,帶給他一種完全看不透的感覺。
表面看起來,胡玄宗境界似乎比他低。可無論先前窺探或三尺不染塵埃之術,老天師自問他要做到,也絕沒胡玄宗這樣瀟灑隨意。這說明,胡玄宗實力很不簡單。
出于愛才之心,老天師笑著道:“道友若不嫌棄,可愿隨老夫去內門修行?”
“多謝老天師厚愛!然玄宗身為葫蘆觀本代觀主,無法長離山門。此番來貴觀,也只為修得道家箓碟而來。待一月修行期滿,貧道便會回返山門。”
老天師話中之意,聽上去是邀請胡玄宗去天師府的內門之所修行,可何嘗沒有深意呢?真去了內門,若胡玄宗不答應加入,則有泄露天師府內門之所的隱患。
即已知道有所不妥,胡玄宗又何必自找麻煩?加入天師府,雖然有名門大派當靠山。可相應的,葫蘆觀就會斷了傳承。這對胡玄宗而言,是萬萬做不到的。
“可惜了!”
面對老天師的婉惜,胡玄宗卻笑著道:“葫蘆觀與天師府一衣相傳,只是修行之所不同,可終歸也同為一地修行之脈。只要心中有道,在那修行其實都一樣!”
“也是!以你的修為,為何還要修箓碟呢?”
“家師仙逝之前,貧道剛剛年滿十八。早年隨家師也到訪過天師府,這次來借貴寶地修行,也是為修得箓碟接掌道觀。我輩中人,有時也需遵行世俗禮法嘛!”
沒有道家箓碟,便不屬于官門認可的方外之人,自然就無繼承葫蘆觀道產的資格。雖說胡玄宗也可封山,可那樣做的后果,無疑是在挑戰官門制定的法度。
令老天師接下來更加意外的,還是胡玄宗的博學。諸多道經,胡玄宗竟然都能說出自己的見解,讓老天師也有種受教的感覺。一時間,老天師也很好奇胡玄宗的道觀。
聽聞葫蘆觀傳承至今已有八十一代,后期更以師徒傳承延續,也收藏有不少道家典籍。想了想道:“道友,不知貴觀是否歡迎貧道借閱一番私藏典籍呢?”
“老天師能駕臨葫蘆觀,自是貧道的榮幸!只是貧道愛清靜,老天師若來,最好不好驚擾太多人。不然的話,貧道所在的山門,往后怕是很難清靜了。”
“這是自然!等下次有機會,貧道一定去貴觀,與道友繼續坐而論道!”
“晚輩之榮幸!”
拱手回禮,胡玄宗目送悄然而來的老天師離開。看了看天時,胡玄宗也不再繼續修行,而是站在巖頂之上,觀望著云錦山下的晨曦之景,也別有一番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