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持續一周的論道大會,伴隨武當山停止封山而中止。從各地趕來的修道之士,都覺得有些意猶未盡。可更多人都覺得,越是名山大派越是失了清靜。
早年為延續傳承,很多位于名山之上的道派,都選擇跟官府合作開發旅游資源。借助旅游賺取收入,以維持門派的發展。那時各門各派,都成了知名旅游景點。
眼下靈氣復蘇,修道之人看到了長生的希望,又開始希望結束這種被世俗擾了清靜的現狀。相比之下,胡玄宗反倒覺得,自家道觀所在的五龍嶺,不出名也有不出名的好處。
真要每天大開山門游人如織,誰還能安心修行呢?
來時花費三天陸續上山的道人們,搶在游客上山之前陸續下山。即便老天師有邀請,讓胡玄宗在武當山多待幾日,可胡玄宗最終還是選擇拒絕。
于他而言,此番來武當山參加論道大會,更多還是重在參與啊!
望著換下道袍下山的胡玄宗,獨留武當的老天師,多少顯得有些不舍。他很清楚,胡玄宗雖看似年青,可相比此番坐而論道的掌教,實力、修道經驗一點不輸。
正好看到老天師送別胡玄宗的武當上代掌教明悟真人,也很不解的道:“伏真道友,那年青道人可是你高徒?他的境界,老道為何有些看不透呢?”
令明悟真人意外的是,老天師一臉苦笑道:“明悟道友,我若有此高徒,只怕做夢都會笑出聲來。他是我天師府的客卿長老,一個實力絲毫不遜色于你我的高人。”
“什么?這怎么可能?他來此何門何派?”
“準確的說,他應該無門無派。雖掛于天師府門下修行,卻有完整的傳承。半年前,他到天師府修取道門箓碟,貧道好奇才與其攀談一番,卻發現此子天賦極高。
道友可能想象不到,短短半年內他連破兩境。此刻境界雖為融合境,可貧道真要對上他,還真無半分勝算。最令貧道佩服的,還是他兼修陣道與丹道。”
“啊!那之前,道友為何不說呢?”
那怕貴為武當上代掌教,可對明悟真人這些退居二線專心清修的老道人而言,如何修行突破,更多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宗門保留的典籍,更多只能做為借鑒。
唯有他們不斷突破,才能指導門派的后進弟子如何修行。修行得法,境界一日千里。修行不得法,如同摸著石頭過河,是兇是吉都難以預測。
面對明悟真人的感嘆,老天師同樣一臉無奈道:“不瞞道友,此子為人極其低調,他若不愿意做的事,如何強求都無用。聘其為客卿,都是我拉下老臉求的。
事實上,我能突破現在的境界,也多虧其相助。雖然他這一門不知名,可傳承的道家典籍絲毫不亞于我們。其門派的祖師,應該跟貴派三豐祖師一個時代。”
“傳承如此久遠的門派,應該不可能寂寂無名吧?還請道友告知,他是何觀弟子?”
結果老天師依舊搖頭道:“西江府紫玉縣五龍嶺葫蘆觀,他便是葫蘆觀的當代觀主。其師尊我早年見過,只是一個擅長醫術的老道人,并不精通道家修行。
而其師尊過世后,他才接掌葫蘆觀,成為當代觀主。貧道曾觀其面相,想推算其命格。可結果是貧道吐了三口血,徹底掉落境界。其子,面相命格都極其神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