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大年初一。
陳宇一眾公司員工早早起床,還沒到上班時間,眾人都已經開始了工作。
“陳總早。”
“早。”
“吃早餐了嗎?”
“這不,正在吃呢。”
“慢點,沒事,還有半個多小時上班呢。”
陳宇與眾人打了打招呼,便進入了辦公室。
然后將張建明,李楠,謝章,王暢他們都叫了過來。
“怎么樣,準備得如何了?”
“陳總放心,一切按原來計劃,12點正式上線。”
“現在下載的情況怎么樣?”
“之前已經與各大公會打了招呼,目前大概有10萬余次下載量。”
為了方便網友,YY前些天就已經推出了市場,供網友下載。
不過,正式運營是在大年初一,也就是12點之后正式啟動。
“10萬次。”
這個數字有一些低。
不過,陳宇并未表現出什么。
如果只單單看下載量,10萬余次確實算低的。
但如果10萬余次都是網吧用戶,那就不算低了。
但這還不能確認。
2002年國內網吧的數量在10萬家左右,各大公會雖然不少都與公司合作,但也不可能哪家網吧都能打到招呼,從而下載YY。在這當中,還有不少是個人用戶。
個人用戶陳宇并不是特別的看重。
他現在最為看重的是網吧。
別看網吧在全國只有10萬家左右,但以每家網吧提供100臺電腦的話,他就可以直接讓1000萬的網民上網。這還只是第一批,因為誰都知道一臺電腦不可能只是給一個用戶使用。在這一位用戶使用之后,又會有其他的用戶。
可以說,一臺電腦24小時之內,最多可以帶來10個用戶。
平均的話,也有4個左右。
這么一算,通過網吧上網的網民數量將達到4000萬,差不多是國內網民的數量。
當然這是按每家網吧100臺電腦計算的,事實上不少鄉鎮網吧這個時候的規模并沒有100臺,大都只有50臺左右,有的甚至只有20多臺。但不管如何,哪怕就是平均50臺左右,網吧所能覆蓋的網民數量也能達到2000萬。
幾乎相當于目前國內網民數量的一半,甚至更多。
也就是說,如果掌握了網吧,基本上就掌握了國內絕大多數的用戶。
只是暫且陳宇沒有建立起大數據,他還無法得知10萬次的下載量有多少是網吧用戶,又有多少是個人用戶。
“怎么,大家不開心呀。”
看到大家神情嚴肅,陳宇笑了笑說道。
“陳總,是我的錯,我只顧著與各大公會聯系了,沒有與各大網站合作。”
張建明首先承擔責任。
陳宇搖搖頭:“我們的YY還沒正式啟動服務,你就認錯了,太早了吧。再說,緊抓公會也是我們最為主要的推廣方式。與其他網站合作雖然有效,但其實效果不大。就算是在門戶網站上打廣告,其實也沒什么用。”
“即時通訊的大爆發靠的不是高超的流量,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這就是為什么之前UC為什么會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說到這里,又得說到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