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隨便組裝個隨身聽,他一點興趣都沒有。
“我的意思是,我們自己研發一部高品質的支持mp3格式的隨身聽。”
“這個呀……”
周亦菲想了一下,然后說道:“mp3格式是最近幾年出現的音頻格式,還沒有完全推廣出來,做這樣的隨身聽并沒有太大市場。”
雖然是做手機玻璃這一塊的,但到底還是混在電子行業,對于陳宇說的mp3,周亦菲亦是有一定的了解。
“暫時不要考慮市場。”
“不考慮市場倒是可以做,但需要時間。”
“多長時間?”
“如果是只做樣品不需要太長時間,但如果要大規模生產,最少得1年。”
“這么長?”
“這算很短了。”
周亦菲說道:“電子行業不比互聯網,你們搞互聯網隨便寫一下代碼就能上線,電子行業不但要開發樣品,而且得制造專門的電子元件,并且還得打造生產線。在這里面我們一家不可能完成,光是合作商就得幾十家。再者我們不考慮市場,我們的合作商未必會不考慮市場。如果我們的訂貨量太少,他們連元器件都不想生產。”
“那收購一家隨身聽企業呢?”
“一樣的。”
周亦菲還是搖頭:“目前國內并沒有幾家做mp3格式的隨身聽企業,好像國外有幾家,要不到國外去看看。”
“好,今天就到這吧。”
陳宇有些頭痛。
沒想到做硬件這么復雜。
果然不是互聯網可以相比的。
不過這也正常。
互聯網行業往往有的時候只要有一個思維,一個創意就行得通。
但電子制造這一塊,不僅僅要有一個思維,他還得打通上下游渠道。
并且就算是全部都Ok,也不見得就受市場歡迎。
當然,最為要緊的是,陳宇對于電子產業這一塊并不是特別的了解。
如果能與他人合作,倒是不錯的辦法。
只是可惜段永評對mp3不感興趣,不然,他是最佳的合作對象。
……
“什么時候回來的?”
“剛回。”
“怎么不跟我說下。”
“呵呵,有什么好說的,你工作這么忙。”
“這么來看,我們的段大官人最近挺悠閑的?”
“只是看起來悠閑罷了。”
段永評在國內并沒有多久停留,見了陳宇之后就返回了美國。
聽到妻子打笑自己,卻是說道:“這幾天我一直在考慮公司轉型,一直沒有什么好想法。”
“你也有著急的時候呀。”
“公司這么大,我不能讓他倒閉吧。”
“聽聽音樂放松一下吧。”
感受到段永評的心思,劉心拿出了一個小巧玲瓏的物件。
“mp3?”
“是的,這是蘋果最新推出來mp3,他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ipod,我剛買的。”
“老婆,我好像有點想法了。”
“我看看……”
看著手中的ipod,段永評不免又想起了之前陳宇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