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殺人不表演的武術,就是國術。”
聽到陳宇的解釋,金庸內心一凜。
果然與《天地洪荒》一樣,還是那么的殺罰之氣。
只是,這般解釋,卻并不無道理。
金庸雖然不是武林高手,但因為寫了幾十年武俠,自然對于中國武術有其了解。可以說,中國武術淵遠流長,在春秋戰國之時就出現了。只是到了現代,很多中國武術就成了花拳繡腿,甚至連花拳繡腿也不如,只是表演給別人看的。
但真正的中國武術并不是表演。
他在創始之初也是為了對敵。
雖然后來武術漸漸加入了強身健體之類,但最終還是為了殺敵。
所以,只殺人不表演的武術就是國術雖然殺氣太重,但不得不說也有著無比的道理。
“陳宇,你剛才所說的國術,應該是民國時期提出的概念。”
金庸很是博學,只是想了想,便找到了陳宇所說國術的出處。
“金老先生慧眼,確實是民國時期提出來的。1927年,國民政法委員章之江發起,馮裕祥、于佑任、蔡元陪等人呼吁,與南京創立了國術研究館,稱“國術館組設,原本創建國術館的意思是救國,達到強國強種。
“強國強種,好,好一個強國強種。”
如果說剛才金庸對于陳宇所說的只殺人不表演的武術就是國術還有一些并不完全認可,但此時陳宇所說的強國強種,無疑將國術理念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陳宇,厲害呀,能得到金老先生這般稱贊,你是第一個。”
做為金庸超級粉絲的馬雲在陳宇提出強國強種之后亦是無比的佩服。
他喜歡金庸,更為喜歡金庸寫的俠。
其書中所描繪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八個字不知道感染了多少人。
而現在,陳宇所提到的“強國強種”,在民國時期這樣的背景之下,完全可以說,不比“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差到哪去。甚至,因為民國時期那一段段無比屈辱的歷史,眾人還更為感同深受。
“馬總客氣了,我只是總結前人經驗教訓而已。”
陳宇謙虛的說道:“不過,國術真要研究的話,其實亦有著他無比深厚的理論基礎。民國國術大師郭云深將武術分為三層境界,一層是練精化氣,二層是練氣化神,三層是練神返虛。三種練法,一是明勁,二是暗勁,三是化勁。”
“何為明勁?”
三層境界這個好說,大家早聽過。
但三種練法,就算是金庸這樣的大師,他也是第一次聽說。
“千金難買一身響,集中全身力量,一拳打出,空氣中炸出一聲響,這就是明勁。”
“好。”
金庸眼睛發亮,再次問道:“何為暗勁?”
“明勁打人如錘擊,暗勁打人如扎針。練到暗勁時,打人就像隔山打牛,表面看起來一點也沒受傷,但內里卻深受重創。”
“這已經屬于內家拳的功夫了。”
金庸不斷點頭。
這路子開始有往武俠方面靠攏,之前金庸也研究過。但金庸之前只是將這種暗勁當成是內力,內功,現在來看,陳宇所說的卻更具有理論基礎。起碼,之前大家看武俠會覺得這還是有一些不真實。因為哪里有什么內力,哪里有什么內功。但暗勁,看起來真有可能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