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眉頭微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原本的好心情讓長孫皇后的表現,給一點點熄滅了。
“觀音婢莫非有事?”
“唉,妾身以為,此時二哥有些沖動啦,麗質這孩子,畢竟還年紀尚小不明是非,而那鄖國公乃大唐老臣,曾又為大唐立下過汗馬功勞,陛下如此做法,只怕會讓其他人也跟著寒了心!”長孫皇后說道。
她說這些并不是因為擔心那張亮。
換個角度來看,張亮畢竟是朝中的重臣。
且曾經也立下過不少的功勞。
也正是如此,李世民念及他勞苦功高。
這才將那張亮給封做鄖國公。
可今日,卻因為區區的一件小事而直接痛罵張亮一頓。
若是傳出去,豈不是讓另外那些大臣寒心?
李世民聽見這話笑著搖搖頭。
“誒,觀音婢,此話朕不贊同!你可知道那張亮這些年都在外面做些什么事?”李世民反問一句。
長孫皇后稍稍一怔,又搖搖頭。
“妾身不知!”
“這就對了,觀音婢睿智,朕又豈是那不明是非的昏君?鄖國公曾經確實為大唐立功不假。可你又知道,自從朕登基以后,他又做過些什么?”
“仗著他鄖國公的身份,仗著他曾為大唐立功,到處的耀武揚威。在洛陽,在蜀川,他曾做過些什么?欺壓百姓,收受賄賂,私自擴軍……朕豈能容他?尤其是近兩年,他更是廣收義子,遍布各地!”
“朕全都看在眼里,奈何如今大唐,乃多事之秋,正值用人之際,朕也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沒有找到一個好機會來整治他!”
“今日,無論他張亮還是劉廉,究竟是對還是錯,朕借著這個機會給他一個威懾,也算是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李世民侃侃而談。
將他對張亮的看法以及自己的做法全都給說了出來。
長孫皇后聽完這些以后也就逐漸的釋懷了。
怪不得李世民在聽見長樂公主的哭訴以后會如此憤怒。
正常來說,縱然李世民在寵溺這個女兒。
也不會不問明緣由就跑去興師問罪才對。
原來是這么回事,長孫皇后點點頭有些羞愧道:“原來如此,道是妾身錯怪二哥的良苦用心啦!”
“哈哈哈,無妨,無妨……”
李世民一陣大笑,別提今日多痛快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
李世民的笑聲又逐漸的停止。
臉上現出一絲深蘊的神色來望著窗外。
“今日之事,還要多虧張策,若非是他,只怕朕還找不到機會,也不知道麗質今日會吃多大的虧!”
“那還是二哥慧眼識人,將這寧遠將軍招進朝中來,妾身相信,以后有這寧遠將軍在,可去敢戰四方蠻夷!”長孫皇后笑道。
李世民點點頭,目光變得深邃起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
王太監匆匆忙忙的跑進來。
“陛,陛下……”
李世民聞言,回頭看過去,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何事?如此慌忙?”
“大事不好,鄖國公的三位義子,帶、帶人去寧遠將軍的虎豹營鬧事啦!”王太監說道。
“什么?”
聽見這話,李世民‘噌’的站了起來。
“二哥,莫非寧遠將軍要有危險?”長孫皇后連忙說道。
李世民臉色凝重的搖搖頭。
“不,朕是擔心,那鄖國公又來找朕告狀!”
“這......這是為何?”
長孫皇后聽見這話,反而一臉不解。
“他們去找這張策的麻煩,豈不是在去找死?自討苦吃。”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