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剛蒙蒙亮。
長安城外,李世民親率滿朝文武。
以及長孫皇后、皇子、公主們,出得城來。
在城外,左驍衛、虎豹騎,總共兩萬大軍嚴陣以待。
不遠處,左武衛一萬五千人,更是蓄勢待發。
經過昨日朝堂上。
張策舌戰群臣以后。
李世民當即就下旨,封張策為鎮北將。
統領部下左驍衛、虎豹騎,于次日出征。
程咬金為二路元帥,牛進達率領左武衛一同出戰居庸關。
“大唐如今危在旦夕,成與敗,都在一念之間,知節、進達,張將軍,朕預祝你們馬到成功,擊退突厥蠻夷!”
“待你們凱旋歸來之日,朕將親率滿朝文武,出城十里相迎!”
李世民身穿龍袍,臉上掛著一絲笑意的說道。
張策點點頭,老程騎在馬背上,微微施禮。
“陛下,您就放心吧,有俺老程和老牛,還有張策這小子親自出征,必然不會有事,區區突厥蠻夷,自不在話下!”程咬金說道。
李世民點點頭。
就在這個時候,他轉身向著身邊的王太監,輕輕說了幾句話。
不多一會兒,王太監又轉身回來。
在他身后,還跟著兩名侍衛。
且在這侍衛手中,更是拿著一面戰旗。
別說,當張策看見這面戰旗之時,就留下深深的印象。
此戰旗上面用白色寫上了張,底色用了暗紅色上面還有些細小的紋飾。
乍一看,就仿佛踏在雪上白梅一般。
李世民笑著走到張策的近前。
“朕觀你,汝一身本事,更有銀槍寶馬護身,但為將軍,唯獨缺少這旗幟象征,此旗幟乃皇家工匠費了倆月之余制成。現在便將此旗幟贈與將軍,祝將軍戰場所向披靡,馬到成功!所過之處敵軍不管侵犯。”
“陛下!”
當聽聞此言,張策心中有些觸動。
“將軍不必推辭,不妨先試試如何?”李世民笑道。
“對啊,小子,別那么客氣,拿去掛起來吧!”
“人人都爭個名聲,你小子英雄蓋世,豈能沒有展示自己名聲的?”牛進達也跟著起哄。
聽聞此言,張策點點頭。
翻身下來以后,走到那侍衛跟前接過掛了起來。
說來也是奇怪,當張策從那侍衛手里,接過旗幟掛起來以后。
突然刮起了微風,把旗幟出的呼呼作響。。
將士們聽著旗幟發出的呼呼風聲。
斗志更是十足,比以往精神了許多。
騎在馬背上的張策相信。
若是此旗只要不落下,將士們在戰場上殺敵數量,必然會翻倍的增長。
張策翻身從馬上跳下來,上近前躬身施禮。
“臣,承蒙陛下信賴,今日更贈與此旗,臣,心中感念,此次出征幽州,不破突厥誓不還朝,依舊有效!”張策說道。
“哈哈哈,此事好說,對了,寧遠將軍,你這馬可有名否?我們不知道其種類,更不知其名。如果沒有名字,不如在出征之前,我們給此馬取個名字如何?”李世民大笑著說道。
“對,取個響亮點的名字,俺老程這匹馬,叫卷毛獅子獸,如何?”程咬金一臉自豪的說道。
“我呸,你還好意思說?老程,你看看你,在看看你這卷毛獅子,我看叫卷毛肥貓吧,只怕上了戰場,它跑都跑不起來!”牛進達說道。
聽見這話,周圍人全都跟著大笑起來。
片刻之后,張策慢慢的說道:“此馬叫玉蘭白龍駒,相傳趙云的坐騎就是它,產于西域大宛國,又名賽龍雀、照夜(夜照)玉獅子。這匹馬頭至尾一丈二,蹄至背八尺多,大蹄腕兒.細七寸,竹簽耳朵刀螂脖,干棒骨,開前胸,頭上長角,肚下生鱗,此乃龍種。”
“玉蘭白龍駒?”
“好,好馬啊!”
“好一匹玉蘭白龍駒!”
“小子,你這馬挺厲害的,要不你跟俺老程這卷毛獅子獸換換如何?”
“老程,你就算了,你這馬很適合你!”
“哈哈哈……”
又是一陣哄堂大笑,在周圍不斷的傳來。
然而,就在此時,時辰快要到了。
張策翻身坐在新坐騎上,雙手抱拳,沖著李世民、長孫皇后等人,微微施禮。
“陛下,皇后娘娘,諸位大人,告辭!”
話音落,除了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