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京城二環,一座幽靜雅致的四合院內。
“阿琳,今天怎么有閑心來找我。”李琳的堂哥,李喬木躺在藤椅上,微笑著說道。
“喬木哥,你名下是不是有一家lpl俱樂部?”
“對,log俱樂部是我的。”李喬木說道,“怎么了,怎么突然問起這個了?”
“我有一個好朋友,她剛剛打上韓服第一,中單位,她想打職業。”
“xi?”李喬木眼前一亮,問道。
最近直播圈、職業圈,都在討論著這個流星一般突然誕生的神秘高手,沒想到他居然是妹妹的朋友,不會是男朋友吧?
“xi,就是我的室友陳曦。”李琳介紹道。
“等等,你說xi是你的室友,你的意思是,那個剛剛踩著faker肩膀,以80勝率登頂韓服的xi,是女的?”李喬木驚訝道。
“嗯。”李琳輕輕點頭。
“女的,長得漂亮嗎?如果長得漂亮,就能打職業。”李喬木輕輕抿了一口茶,好奇地問道。
“你們男人總是這么膚淺!打職業,跟長得漂亮有什么關系?長得丑,就不能打職業了嗎!?”李琳生氣道。
“阿琳,你別生氣,你聽我慢慢解釋。”李喬木不慌不忙地說道。
于是,李喬木開口,給李琳詳細地解釋了商業聯賽的商業邏輯。
聯盟中,并不存在純粹的“只打比賽,不運營粉絲”的電競俱樂部。
全世界各大賽區的聯賽,還有msi和s賽,它們組建的意義,并不是決出“誰是全世界最強的五名選手”,這對拳頭來說是毫無意義的。
每一個電競比賽存在的目的,是為了盡量吸引觀眾和贊助商,賣出轉播權和周邊產品,給游戲玩家提供多重層次的娛樂體驗,盡可能的延長游戲的生命周期。
對lol來說,延長一年的壽命就是多賺一年的錢,哪怕只是讓游戲的下降曲線和緩了一點,這里頭的經濟利益也不是電競比賽所創造的利潤能比較的,根本就不在一個量級上。
而對于俱樂部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商業利益。
沒有人的錢是大風刮來的,月薪幾萬的供著除了打游戲什么都不會的青少年,比賽獎金也是選手拿大頭,俱樂部是做慈善的?花錢就為了聽個響,拿個冠軍獎杯看一看?不存在的。
對于絕大多數俱樂部而言,商業利益才是他們的第一追求甚至是唯一追求。
而成績、造星運動等等,只是俱樂部追求商業利益的一個手段。
電競俱樂部的收入,有賣門票,賣粉絲周邊,找贊助商、發掘新人賺取選手的轉會費,聯賽的轉播分成等渠道。
聯賽的轉播分成,可不是比賽成績越好分得越多,一支戰隊的成績如何,對主辦方來說根本無關緊要。
冠軍總是會有一個的,不可能因為今年又多了一個冠軍,轉播權就能多賣些價錢。
轉播權和贊助的價格,還不都是俱樂部的熱度和人氣決定的?
如果一支戰隊能持之以恒地貢獻熱度,讓lpl把轉播權越賣越高,就算他們拿不到聯賽冠軍,世界賽成績越來越差,分成也絕對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