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灰子不無得意,分好茶湯便拿起拳頭大的紫砂壺細細把玩:“那一座山我只取靈氣最重的土捏出一壺三杯,可謂稀罕。”
青竹聽說,不敢大意,忙雙手握杯緩緩的送至唇邊,一口淺嘗,二口品,三口方一飲而盡。果然那湯一入口先苦后甘化得極快,微澀過后又立即生津滿室,青竹砸砸舌,只覺一股靈氣自喉嚨而下竟然不摧而與真氣相合,沿丹田,會陰,再沿脊椎一線直沖而上已自己走了一道小周天。他背脊微熱,說不出的舒適之感,忍不住翹起大拇指:“好茶,好茶!”
于灰子笑了:“如此方不辱圣物!”
青竹等待下一杯茶湯,便問起此茶來歷。
于灰子道:“這十年間我為尋找煉丹之藥走遍天下八方,而得藥最多之地乃是西南方的十萬大山之中,那里地勢比中原更高,人煙稀少。老樹森林,奇藥靈獸數之不盡,可謂是天寶之地。那年貧道為找一味藥深入大山之中發現了幾棵老茶樹,每一棵高達十余丈,看其樹齡最少也有千年左右,樹體有靈光閃動顯然不是俗物,我便起了采摘之心,但靈樹必有靈獸守護,貧道還未接近便跳出來八只半人高的大眼兔子,一只還好,八只貧道斗之不過只得退走,數月后我以靈藥抹過的紅蘿卜引開兔子方才采得十來斤壓成茶餅帶了回來。”
于灰子說得簡短,但青竹已聽出其中曲折難得之處,更加珍惜品飲,不敢浪費。
茶香回甘滿口,喉嚨微甜,靈氣更是走遍全身,青竹知道,此茶只怕是對真氣修煉大有益處,不禁在品茶之余對于灰子投去的感激之光更盛。
二人飲了半餉茶,相邀出得洞府,只見此時爆丹之火已漸漸熄滅,大概是于灰子用了控火符之類的法術吧。
于灰子看著那一片焦灰之地心中難免又有蒼涼,青竹道:“道長,弟子對煉丹一途甚是向往,只是所知甚少,能否賜教一二!”
于灰子左手后背,右手掐指看著蒼涼之地嘆道:“修法易,煉丹難!這才會哪里聽聞仙師高道開爐煉道必然妖魔修士群攻搶奪。”
于灰子自問:“難在哪兒?貧道鉆研丹書便是十年,走遍天下八方又是十年,靈藥齊備,以為萬無一失,然而最終失敗還不是一瞬之間。少年,記住了,所謂煉丹,藥,火,技!缺一不可,煉丹便要尋藥,這藥必須是藥齡足,靈氣厚才行,一些道門大宗自種的就別想了,而且即使是道門也種不出最好的靈藥,也要出去尋找,而外出尋藥,每遇靈藥必有靈物把守,你自可想象我為尋筑基丹之藥斗了多少精怪。”
青竹咂舌,又問:“那火和技呢?”
“呵呵,技自然是煉藥之技,一要研讀丹書,二要勤加練習,對火候,丹爐變化和藥哭之聲的每一分掌控一旦出錯便前功盡棄。至于火,那便是自身功力了,火有凡火,真火和天火三種,我們煉藥初級以凡火可煉,稍高一些便須用真火或真火與凡火配合,功力越高自然真火也就越旺,因此往往宗門之中以師父為弟子煉丹者為多,只因火更旺成功率越高。至于天火那更加難得,必有強大的真氣護體去火山巖漿中才能找到,或者有時有天外隕石墜落也能帶來天火,只是品級不一罷了!”
青竹躬身受教,于灰子擺手道:“少年,早些睡吧,明日拍出御劍符早些過去,先探探路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