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腦子里直接蹦出一個概念——以太海。
從收容手則中他得知——
【以太海是一切的起點,也是一切的終點。
如果說世界是生物誕生的搖籃,那以太就是世界誕生的搖籃。
以太里沒有任何性質,又同時具備任何性質。
以太永恒不變,又時刻在變化。】
而此刻,鄭謹暫時脫離了自身,沉入了生物絕對無法踏足的以太中。
隨后,他感受到無數的信息自以太中誕生,它們雜亂而無序,但在無數的雜亂無序中,終究會誕生有有序的信息。
就像一只壽命無限不會疲憊的猴子不停在一臺永不磨損的打字機上敲擊,總有一天它都會敲出《莎士比亞全集》或者《金瓶梅》。
作為一切盡頭的以太中,不停誕生雜亂無序的信息,總會偶爾誕生的一段信息是有序的,而當這有序的信息足夠多,足夠大,它就形成了最初始的世界骨架。
鄭謹現在觀測到的,正是某段世界骨架誕生的場景。
一段復雜的、完全由信息代碼構成的骨架悄然出現在以太海中,這段骨架中無數信息碰撞、自我調節、轉化成公理等式,慢慢地形成一個完整而自洽的“封閉體”。
而這時候,鄭謹腦子里出現一個概念——眼前的場景就是名為“世界”的誕生。
這時候的世界框架愈發穩固,愈發自洽,愈發不需要依靠以太,而形成了一個閉合的完美循環。
隨后,擁有了基本框架的世界繼續演變完善,出現了物質,出現了能量,出現了……生物!
這時候,鄭謹已經可以通過視覺觀察到這個世界“封閉體”內的變化了。
在他的視野下,無數微觀生物一般的文明自世界中誕生,發展,又毀滅。
然后,新的生物誕生了,它們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世界本身的“設定”。
一切都買循序漸進地發展著。
鄭謹的內心油然而生一股成就感——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長大一樣。
但接下來,意外發生了。
原本穩固的世界框架內,突然誕生了一條錯誤的、與世界本體格格不入的信息字段。
它無比渺小,對比起整個世界來說微不足道。
但它卻像一臺精密機械里的壞掉的螺絲釘,在原本規整和自洽的世界中橫沖直撞!
而鄭謹腦海里也有了這顆壞掉的螺絲釘的概念——這就是“異常”,就是收容物。
然后,隨著“異常”的膨脹,越來越多的正確信息被它所同化,原本穩固的世界框架循環中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漏洞。
隨著世界的繼續演化,“異常”所累積的錯誤愈發龐大,原本自洽平衡的世界框架被打破,世界內的文明一夕之間轟然覆滅,世界的原本的骨架也寸寸崩解,轉瞬之間,有序的信息集合“世界”蕩然無存。
一個世界,崩潰了。
而隨后,鄭謹的注意力被強制轉移到另一個世界——重復的歷史發生著,原本正值壯年的穩固世界,因為誕生的一段錯誤信息的干擾和阻斷,直接毫無道理地崩塌,湮滅。
一股難以形容的失落感籠罩了鄭謹。
隨后他又看見,無數的世界在以太中誕生,發展,又因為錯誤的信息而崩潰,毀滅。
——必須要有什么措施來阻止。
這并非鄭謹的念頭,而是以太的判斷。
隨后,原本沒有性質、沒有形態甚至無法證明其真正存在的以太,開始有了變化——它開始凝聚實體、轉化、纏繞、自我調節,最后一條具備顏色概念的銀白DNA鏈自以太中萌芽!
形成了世界樹的雛形。
在它出現的那一刻開始,一段不屬于任何聲音和文字的信息從中傳出。
——鎮壓。清除。守護。
這一刻,鄭謹恍然大悟!
這是關于世界樹和收容所誕生的動機,起源,以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