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當戰損達到了十分之一,基本上就要潰敗了,近現代戰爭所謂的全殲,是把敵軍的編制打沒,不是說全殲所有人。
不過古代的全殲,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因為古代都是密集沖鋒,若是形成包圍圈,全殲就大有可能,不過那是針對于步卒而已。
騎軍一旦沖鋒,根本無法停下——前面的停不下,也不敢停下。
但是后面的可以跑。
大明的火炮轟鳴中,韃靼騎卒不斷落馬,不過只有一百多門火炮,無法達到火力的飽和覆蓋,韃靼騎軍還沒喪失戰意,陣容稀疏散開之后,數百鐵騎沖到了兩百步左右的位置。
再有一百步,就可以齊射,然后撞陣,以絕對的兵力優勢撞陣,而此刻大明鐵騎依然在原地,這幾乎是等死的行徑!
熬過大明的大炮,勝利就在眼前!
巴根隱隱有點擔心,不懂大明騎軍今日為何會一反常態,畢竟有事出反常必有妖的說法,但這個時候大明怎么都不可能扳回局勢,一旦沖進去,大炮就失去了作用,而朱棣又沒有率騎軍沖鋒,或者說留給朱棣沖鋒的空間已經不夠他們起勢,怎么看都大局已定。
巴根甚至已經看見了站在防線最前面的朱棣,于是長吁了口氣,將心中的擔心壓了下去,旋即有些熱血沸騰,內心深處無比的興奮。
要贏了!
朱棣也必死無疑,自己將會成為俘虜或者擊斃大明君王的英雄,當然,一般來說擊斃朱棣沒什么好處,最好是俘虜,這樣才能換來錢糧,以及讓大明年年朝貢的地位。
然后巴根就看見了詭異的一幕。
朱棣依然不動。
但他身后犬牙交錯的騎軍卻緩緩上前幾步,然后端起了火銃——火銃么,巴根又不是沒見過,大明之前也沒少用。
正如大炮一樣,草原兒郎又不是沒和它打過交道。
甚至元帝國也用過。
無妨。
火銃的射程雖然比弓箭遠一丟丟,但是殺傷力有限,它還有一個巨大的致命的缺陷:裝填需要時間,而且點燃火繩也需要時間,而這點時間足夠麾下兒郎沖到朱棣面前了。
沖!
殺!
韃靼騎軍大多是經歷過沙場的,此刻和巴根的想法一樣。
榮華富貴就在眼前。
砰砰!
大明騎軍開始射擊。
韃靼騎軍一線如潮,潮頭之上不斷的人仰馬翻,但無人退縮,朱棣的騎軍已是強弩之末,這一輪射擊之后,沒有展開沖鋒的防線,就只有讓己方騎軍蹂躪的份。
韃靼騎軍嗷嗷叫著,因為大明的一輪齊射已經完了。
接下來就是大家的表演時間,只需要再沖一百步,就可以萬箭齊射——而一百步對于奔馳的駿馬來說,很短。
但是!
事情往往有個擔心,巴根終于知道他的擔心來自于何處了:朱棣這樣的人,作為大明天子,沒有絕對的把握怎么可能站著等死。
巴根和麾下兒郎沒有看見大明騎軍裝填彈藥,也沒有看見他們引燃火繩,他們只是看見了火花,迎來了不可思議的又一輪射擊。
最前面的人都懵逼了。
什么狀況。
大明的火銃不需要裝填彈藥了嗎,他們也不需要引燃火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