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如此,朱棣也不會對他們仁慈。
這一次叛亂對朝廷的損失并不大,午門那邊重新修繕,其他受到損失的皇城建筑,也都會由工部著人一一重新修繕。
羽林衛的損失由京營其他衛所抽調兵力補充,昨夜犧牲的將領職位空缺,也會從昨夜軍功卓著的低層武將中擢升。
真正遭受重創的是錦衣衛。
錦衣衛高層除了賽哈智幾乎全軍覆沒。
錦衣衛指揮使紀綱自盡身亡,李春、王謙、莊敬三人也難逃一死,而在順天的袁江雖然沒有參加叛亂,但他一直是紀綱的心腹,所以朱棣也會對他進行清除。
抄家殺頭是大概率的,不過滅族的可能性不大。
錦衣衛是天子之下的鷹犬力量,當然不可能就這么撤去編制。
朱棣根本沒有問朝臣的意思,直接在大朝會上宣布,由錦衣衛指揮僉事賽哈智暫時出任錦衣衛指揮使,之所以有個暫時,大家都明白。
恐怕是在等陽武侯薛祿。
薛祿被紀綱開瓢之后,傷勢極重,就算他痊愈之后,恐怕也上不了沙場,而陽武侯薛祿又還能在官場混幾年,那么讓薛祿來擔任錦衣衛指揮使就是個完美人選。
不過就算知道自己是備胎,賽哈智也是高興的。
畢竟當了指揮使了。
以后就算薛祿來取代自己,他賽哈智再怎么的,也該是一位指揮同知,作為一個西域人,在大明的官場能做到這么高的位置,賽哈智已經心滿意足。
那么問題來了,錦衣衛高層之中還有兩名指揮同知、兩名指揮僉事,以及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五個職位空缺。
其他什么指揮、千戶空缺就不說了,一大堆。
而朱棣顯然也不想在大朝會上討論這五個職位空缺的人選。
朱棣宣布了另外一件大事。
建立東緝事廠。
目前暫時利用之前鄭和在城東郊建立的那個秘密監獄作為基地,之后再在城內修建公事衙門,一步一步搬遷到城內。
東緝事廠由黃昏負責,官職為東緝事廠提督。
職位為正四品。
而在提督之外,還設立提督內臣,由內官王振擔任。
同時,從南北鎮撫司抽調人手充盈東緝事廠的人員。
不過黃昏已經身兼數職,所以朱棣又繼續宣布任命,去除黃昏農業部部長的職位,由副官補職,也就是說黃昏現在正兒八經的職位就是東緝事廠的第一任提督,以及內閣輔臣。
而他在醫療改革司,貨幣改革司,軍器院這三個部門擔任的顧問就只是顧問而已,并沒有實權,表面看起來黃昏似乎不升不降,但實際上還是提高了黃昏在朝堂之上的影響力。
農業部負責的是具體的農桑事務。
內閣輔臣那邊,黃昏幾乎就之掛了個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