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順天城外,朱棣和鄭和也是第一次來黃昏這個冶金工坊,嗯,現在叫冶金廠了,早些時候,黃昏就為了擺脫傳統工業小作坊的不好印象,所有工坊一律改名為廠。
蒸汽機的研發廠,就在冶金廠旁邊。
方便雙方溝通交流,蒸汽機那邊需要什么性質的鋼材,冶金廠這邊就全力投入去研發,也省去了材料運輸的環節。
實際上也不規范,比如冶金廠,其實也在煉鋼。
沒辦法,這些東西對于黃昏而言,他也不是專業的,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提出理念,拿錢辦事,剩下的交給專業人士。
冶金廠和蒸汽機廠相對這個時代而言,規模極大。
人口密集的情況下,在周邊形成了小鄉鎮,讓朱棣和鄭和意外的是,順天時代商行的負責人為了方便這兩個廠的工人,竟然在這邊開設了時代銀行的門面,方便大家存取錢。
不止如此,時代商行甚至還出錢出人,在這邊修建了醫館、私塾,開設了火鍋店,按照黃昏的解釋,這兩個廠的員工不用進城,就能解決所有的生活問題,甚至一條龍服務到駕鶴西游。
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讓朱棣暗郁的心情好了許多,看看,看看,我大明雖然不斷的對外戰爭,但在國內始終繁榮昌盛,歷史上有幾個君王能做到這一點?
關鍵是老子朱棣的對外戰爭沒輸過!
這就很牛逼了。
在蒸汽機廠負責人的引領下,黃昏幾人慢慢走向廠房,沿途聽著那位負責人叫苦,說人才遠遠不夠,幾乎所有人都嚴重缺乏休息。
黃昏也無奈,“扶搖會館那邊人才匯聚速度遠遠趕不上我們人才的需求速度,這個沒辦法,這是發展初期的陣痛,熬過去就好了,所以你們想辦法老帶新,盡可能的培養出能獨當一面的人,以后這些人才還能繼續去研發我設計的其他機器,要不然就靠固有的人才,根本不可能滿足需求的。”
朱棣見狀也在深思。
官場人才不夠,民間人才也不夠,這個問題必須盡快解決,國內的人才一直在不斷的發掘啟用,這都趕不上需求,那就想辦法引進外邦人才。
比如賽哈智這樣的人,不也對大明忠心耿耿么。
這個可行。
也就是說,下一次鄭和出海,得讓扶搖會館的人跟著去,或者說不用鄭和出海了,明天就著令相關部門,由扶搖會館的人主責,派出大量人手去中南半島、海外邀請人才回國。
反正有的是錢。
走進廠房,看著眼前那個龐然大物,朱棣隱然間有種第一次去九迭河發電站的感覺,坐在眼前的是一堆鋼鐵巨獸,更是希望,也是理想。
因為昨日早就吩咐過,鍋爐里的水早就燒開了。
黃昏一聲令下,旁邊幾個工人迅速打開門閥,往里面瘋狂的鏟入煤炭,然后旁邊的人則用人力鼓風機瘋狂扇動。
火焰驟然沸騰熾熱。
隨著蒸汽的出現,隨著蒸汽機銜接件在蒸汽的推動下開始做活塞運動,黃昏眼里不知不覺噙起了淚水,蒸汽機竟然真的成了!
雖然受限于冶金工藝,這個蒸汽機的壽命和性能遠遠不如后世,但能滿足需求就是最大的成功,以后隨著運用的需求,它也會不斷的被改進優良,是幾百年間最主要的動力設備。
而率先擁有蒸汽機的中國,領跑世界的情況下,將會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它也能保證中國一直領先于全世界。
在這十五世紀的永樂王朝,在今天,世間第一臺蒸汽機正式問世!
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何其震撼。
而開創這個里程碑,將被后世人永遠銘記的人,是我,一個叫黃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