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禿孛羅逃竄到亦力把里,納黑失之罕沒有積極的配合大明剿滅,反而派使臣到應天各種訴苦,說這里不行那里不好,沒辦法立即剿滅把禿孛羅。
朱棣雷霆大怒。
在乾清殿把亦力把里的使臣罵了個狗血淋頭,最后說你們亦力把里不是沒準備好么,我給你們時間準備,朕就派一個使團過去盯著你們把這事辦了。
于是大明的使團以范閑為使節,和納黑失之罕的使團一起返回亦力把里。
不過范閑的任務沒這么簡單。
他到了亦力把里之后,還需要想辦法繼續和異密忽歹達接觸——這個范閑不擔心,只要他到了亦力把里,以異密忽歹達的能量,分分鐘可以瞞著納黑失之罕的人和他會晤。
權臣異密忽歹達,雖然不是黃金家族也不是白帳出身,但如今的亦力把里,哪怕歪思和納黑失之罕,也要給他面子。
因為異密忽歹達有里子。
他的部落兵強馬壯,如果不是因為出身問題,可汗的位置哪輪得到納黑失之罕。
……
……
永樂十四年的冬天,關外的戰后重建工作熱火朝天。
關內,各項改革和建設有條不紊。
最讓百姓振奮的不是已經開修了的南北大干道,而是番薯的推廣種植有了顯著效果,人口暴增帶來的糧食危機還沒出現就被壓了下去。
何況這一兩年又在南方推廣占城稻。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大明已經將人口暴增帶來的糧食危機扼殺在了搖籃之中,如今大明國富民安,四海升平。
至于外擴戰爭根本不會影響國內的情緒。
反正是屢戰屢捷。
萬民皆與有榮焉。
天下讀書人,現在最喜歡說的便是模仿大漢陳湯的那句“明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之”,這已經不是自我安慰的大話了。
隨著瓦剌區域,西也、北固、太平三座布政司的完善,瓦剌區域的戰后安撫工作很快進展開來,在大明通過從延平、哈密衛那邊送了大量物資幫助瓦剌百姓安度寒冬的措施之下,原本對大明極其強烈憎恨的瓦剌百姓安靜下來。
此起彼伏的反抗活動漸漸銷聲匿跡。
有奶就是娘。
游牧了這么多年,忽然發現一直搶劫的對象扎根到了自己家鄉,還給自己送來了大量的糧食和布匹,自己不用游牧也能度過寒冬了,瓦剌百姓也是吃人嘴短。
關鍵黃淮用了一著好計謀:宣傳。
他從順平和延平那邊請來不少韃靼人,來宣說這幾年韃靼生活水平的改善,同時黃昏的神機營也在四處巡游。
瓦剌百姓再蠢,也不敢鬧事了。
鬧事的,要么死在大明雄師手中,要么被驅趕到鳥不生蛋的地方被這個寒冬餓死冷死,反倒是聽話的不僅可以和大明交易獲取生活物資,還能得到一些經濟支持,比如那些家里糧草被馬哈木征用這個寒冬注定要挨凍挨餓的家庭,布政司這邊給以相當大幅度的優惠。
可以提前給你錢糧和布匹。
來年你牧羊牧牛收成好了,再折現還給布政司就行。
瓦剌人也不傻。
鬧事不也是為了活著么,現在不鬧事也能活著,而且有韃靼的前例,大家只要配合,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不見大明的官道已經從順平和延平往瓦剌這邊修了……
所以瓦剌區域一片祥和。
黃淮當居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