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沒有騙孫亨和趙榮,在距離赤斤蒙古衛一百里外,他就停了下來。
這個位置很微妙。
更接近赤斤蒙古衛,但如果朱高煦大兵出城,他又能迅速回撤,返回沙州衛,朱高煦對他沒有造成哪怕一絲的威脅。
不過萬事無絕對。
如果朱高煦棋高一著,聲東擊西的話,一邊帶少量人手過來和他會晤,一邊讓大部隊從側面悄然出擊,黃昏的人要是沒發覺,那就會被包餃子。
黃昏軍事能力不行,是指實際指揮的能力。
眼光和謀略是有的。
所以他讓孫亨帶了幾十個人去赤斤蒙古衛通知朱高煦來相見——盡管孫亨表現了忠心,黃昏也沒徹底放心,除孫亨外,其余幾十個人全是他自己的心腹親兵。
防止孫亨和朱高煦密謀。
同時,黃昏只在身邊留了五十個親兵,其余四百多士卒作為斥候,以他駐地為據點,呈扇形向前撒了出去,務必要偵知前方一百里范圍內所有兵力動向。
只要朱高煦的大軍敢出城,黃昏就敢跑。
然后后果朱高煦自負。
譚忠和趙榮對黃昏這個布置刮目相看,倒不覺得咱們的主帥膽小,實在是小心駛得晚年船,這在軍事上不叫膽小,叫謹小慎微。
是一個名將應該具備的素養。
……
……
朱高煦還在赤斤蒙古衛做著美夢。
按照估算,黃昏在哈密、沙州、曲先三位駐扎的共計兩萬人的神機營,最多再有五六天糧草就要斷絕,最多不超過十天。
沒了糧草,不管神機營戰力如何彪悍,都是枉然。
人都是想活命的。
那些士卒沒有糧草后為了活命,黃昏就只有兩個選擇,一,要么帶著神機營去搶哈密、沙州、罕東、曲先和阿端衛、安定衛的糧草。
但這幾個衛所的糧草本來就不多,需要赤斤蒙古衛源源不斷的提供支援。
何況黃昏這么做,不啻于造反。
所以朱高煦篤定,黃昏不敢對這幾個衛所出兵,
那么黃昏剩下的道路就只有一條:帶著大軍來赤斤蒙古衛,用兵力優勢壓迫自己提供糧草,然后順勢南歸。
這個狀況一旦發生,不論結局如何,都是利好。
自己交出糧草,讓黃昏帥軍南歸,那么接下來的征討亦力把里,就沒黃昏什么事了,自己可以選擇打下亦力把里提升威望,甚至學黃昏的,將亦力把里的布政司和都司掌控,也可以選擇不打下亦力把里,從而讓亦力把里成為大明的頑疾,到時候再和靳榮說的一樣,去中南半島和漠北搞點事,讓這些地方永不安寧,那么父皇駕崩之前,還會讓守成的老大登基?
很可能廢儲,換自己上臺。
還有個最壞的情況:黃昏來到赤金蒙古衛后直接發動攻擊,雙方大戰一場,這一次沒有漠北的人攪局,就算自己兵力不足,黃昏也不敢像對老三一樣對待自己。
但是,一旦打起來,內訌的責任他黃昏抗得起來么?
扛不起。
國內的口誅筆伐,哪怕黃昏再被父皇寵溺,也一樣會落個凄涼下場——有些事情大家能容忍,但超越了底線,誰也無法容忍。
所以朱高煦情緒輕松,無論怎么看,這一次是自己贏了。
坐在帥帳里愜意的喝著茶哼著小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