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看著巨大的鋼鐵怪獸遠去,看著直上青天的黑煙,滿眼都是羨慕。
作為馬背皇帝,作為鋼鐵直男,他無數次夢回疆場,可惜,現在的大明不需要他這個天子御駕親征,而偌大的疆域,也需要他這個皇帝坐鎮應天來解決繁冗的政事。
哪怕是太子輔政,朱棣也很忙。
疆域擴大后,事情實在是太多。
而且現在也上了年紀,在妻子徐皇后的多次抱怨下,朱棣也只能把沙場夢想放入夢里了,有事沒事就吟唱一下辛棄疾的破陣子。
看得徐皇后是又好氣又好笑。
別人打仗是為天下為君王,你個天子去吟唱辛棄疾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不違和么。
回宮!
朱棣在回宮路上越想越不爽,黃昏一個臣子,都敢砸巨資進去打造一個保命的移動堡壘,我朱棣作為大明天子,不敢有這種待遇?
于是在回宮路上,讓康寧去軍器院宣召軍器令洪繼來覲見,并且去時代集團將沈熙禮和時代軍工的負責人也宣召進宮。
老子還是要打造一個裝甲車,而且要比黃昏的更好。
老子還是要開著裝甲車去戰場上爽一下。
……
……
黃昏向西北的挺進很慢——相對于后世的機動部隊而言。
在這個時代還是很快的。
但大明的官道終究還沒達到肆意行駛的地步,有時候在官道上要和民間的馬車錯車,會耽誤不少時間,加上后勤保障,所以行軍速度快不起來。
后勤保障是個很大的問題。
因為在國境內,所以糧草問題都是地方補給,一旦到了關西七衛后,就需要專門的馬車運送糧草跟隨,同時還需要馬車運送備胎,甚至于炮彈和備用的機槍、火炮零件,都需要遠遠不斷的從時代軍工補給過來,簡而言之,一輛裝甲車,完全是一支上千人軍隊的補給力量。
黃昏也不急。
時間有的是,這一次打下亦力把里后,就可以派人去把娑秋娜他們接過來,然后以亦力把里為基地,籌謀如何進攻帖木兒帝國。
主要難題在于帕米爾高原。
只要時代化工那邊能夠用工業流水線生產出氧氣,那么問題就迎刃而解。
想遠了。
黃昏坐在泰山號的車頂上——為了欣賞風景,也為了瞭望敵情,專門有這么一個敞篷的地方,如車子的天窗,隨時可以關閉的。
旁邊坐著徐妙錦。
地方只有這么大,權氏姐妹和阿如溫查斯就只能在旁邊車頂上坐著了。
徐妙錦依偎著黃昏,看著大好山河,心情極好。
對于即將置身亦力把里的異域的緊張,也就隨風而去了,關鍵是坐在這里,風吹在臉上,長發飛舞,讓徐妙錦有種從沒感受到的自由。
她覺得自己像一只飛鳥,可以自由翱翔。
自由……
對于封建時代,是何其的珍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