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朱棣確實不太樂意看到李裪成為國王。
所以接下來朱棣思索了一陣,又順著說了一句:“這都不是事,既然你大兄和二兄有王者之能,那么朕便冊封他們便是。”
李裪心里面直罵娘,表面上卻一副恭順模樣,“臣等愿遵陛下圣旨!”
這個沒辦法。
因為朱棣真要這么干,朝鮮就只能這么做。
朱棣哈哈一笑,停步,回身,在李裪肩頭上拍了拍,“人吶,不要自以為聰明,須知你在算計別人,別人也在算計你。”
李裪尷尬的笑了笑。
朱棣繼續往前走,邊走邊道:“問個事,你覺得你們朝鮮把全境堪輿圖交給我大明,我大明能用它做什么呢?”
李裪笑道:“天朝上國,自當擁有藩屬國之全境堪輿圖。”
朱棣微微頷首,“你大概還不知道,打下中南半島多年,我大明到現在都還沒繪制出中南半島的全境堪輿圖,漠北那邊就更別了,還需要時日,你們朝鮮倒好,竟把堪輿圖做好了。”
這個堪輿圖其實很重要很重要。
一方面,有利于統治階級知道全國地形地勢,在水利民生等方面的作用巨大,另一方面,也方便國家在合適的地方設立衛所,形成軍事戰略的布局。
也為了日后萬一有戰事,軍隊有圖可用,不至于成為瞎子。
李裪笑道:“那是因為天朝上國如今太過強盛,要成就的大事太多,很多小事便不得不暫時擱置一下,不過中南半島有于謙和劉寧然,還有黎族和摩訶黛維的配合,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繪制出堪輿圖,而漠北那邊,有太孫殿下坐鎮,此事也不是難事。”
朱棣有些訝然,“你倒是了解。”
李裪嘆道:“諸上幾位,名聲如雷貫耳,臣若說不知,便是自欺欺人。”
確實。
不說太孫朱瞻基,就是劉寧然和于謙,如今也是名聲滿天下,兩人可謂真正的年少得志,其仕途之順暢,連大明妖臣都要望塵莫及。
朱棣作為天子,知道有些事情自己不能太早表態,尤其是關于朝鮮,黃昏不止一次的提過,而且黃昏的用詞很慎重,他曾經說過,現在的朝鮮,似乎只是針對日本的棋子,但是今后的朝鮮,會是大明一個極為重要的跳板,其重要性猶在漠北之上,甚至也在亦力把里之上。
朱棣也不太懂,但能讓黃昏這么看重,顯然有他的道理。
所以打不打朝鮮,接不接受這個堪輿圖,朱棣心里也沒弄清楚。
這不是朱棣無能。
是他現在確實還看不到世界格局。
別說朱棣,現在全天下能看到世界格局的,也就開了上帝視覺的黃昏一個人而已。
而且朝鮮確實聽話。
有些事情朱棣不得不顧慮,所以這個時候,他是真的想知道黃昏的想法,因此在思忖一陣后,朱棣對李裪道:“有沒有讀過陸游的那首詩,嗯,就是‘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首。”
李裪道:“讀過。”
朱棣嗯了一聲,“那你可曾看過我大明邊塞風光?”
李裪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他有點不明白,大明天子忽然說起陸游的詩,又說起邊塞風光是什么意思,心里忽然一驚,邊塞在詩中一般是和戰爭有關,難道朱棣的意思,是要讓自己見識一下戰爭?
臉色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