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黃昏種種事情有求于太孫殿下,不親自去西也,結果卻把太孫殿下喊到北固城來,這儼然是朱棣和太子才有的待遇。
轉念一想,撒兒都魯攻防戰的時候,黃昏都敢杖責太孫殿下,現在這個大呼小喚,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急忙問道:“太孫殿下什么時候到?”
黃昏也不想捉狹他了,道:“方侍郎只管去休憩罷,太孫殿下要明日才抵達北固城,到時候我會著人來請你一起喝酒的。”
和太孫喝酒,這確實是好事。
以前三王爭儲的時候,大家還不敢這么明目張膽,但是現在太子朱高熾的位置幾乎無人可動搖,只要朱高熾不作死,繼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太子朱高熾的身體,大家心知肚明,等朱棣熬到七老八十,朱高熾也差不多了,最多坐個十來年,就該是太孫的天下了。
所以巴結太孫才是王道,才能成為未來的扶龍之臣。
方賓大是感激。
不過黃昏接下來一句話讓方賓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黃昏嘆道:“可惜了,太孫殿下尚武尊兵,若是兵道極好的陳洽在此,太孫殿下喝酒的興致應該更高。”
黃淮訝然。
方賓起了一層的雞皮疙瘩,他倆哪會不知道黃昏的意思,之前方賓是兵部尚書,被外派到亦力把里出征后,陛下曾經征詢黃昏兵部尚書的人選……其實也可以不補缺的,兵部尚書外出作戰時,其實是可以空缺這個職位的。
不過朱棣顯然不想這么做。
因為方賓要是做的好,就直接在亦力把里當個布政司使了。
扯遠了。
當時黃昏舉薦了陳洽,朱棣沒同意,才由趙羾出任兵部尚書,現在黃昏這么一說,明確就是在告訴方賓,你這個前任兵部尚書如果遇著了機會,得把陳洽舉薦到兵部尚書去。
這么說……現任兵部尚書趙羾蹦跶不了幾天?
好事!
反正方賓也瞧趙羾不順眼。
但方賓驚恐的是黃昏竟然連干涉六部尚書去留的想法都有了,這是個很危險的信號,如果他這么強勢,等陛下駕崩,太子太孫登基,那黃昏豈非要一手遮天?
方賓是個貪官,也是個能干的官,更是個忠誠的臣子,而且只對朱棣重臣,聞言心思電轉,說道:“陳洽酒量雖好,可在中南半島,太遙遠了,黃侯爺還是想多了。”
明確表示拒絕!
老子雖然是貪官,就算有把柄在你手里,也不會背叛陛下的!
黃昏不以為忤。
也就隨口一提而已,只是覺得陳洽比趙羾更適合當兵部尚書,他和陳洽也沒有直接的利益和盟友關系,不過方賓這骨氣……
很硬!
不錯,這人除了貪財一點,其他方面都讓人挑不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