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姚廣孝是在提醒自己,北固城那邊的風言風語,很可能是老二搞的鬼,可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批蚍蜉義從的出現。
……
……
永樂十六年,大明的黑衣宰相,一個面相兇惡但卻是佛家高人的老和尚,在大明的建初寺,在這個普通傍晚,走完了他最后的一天。
宮禁關閉前,朱棣得到了消息。
得知姚廣孝逝世的那一刻,從建初寺回來就一直呆在乾清殿的朱棣沉默了很久,才對康寧說道:“去給徐皇后說,朕今夜不去坤寧宮了。”
康寧立即著人去通知徐皇后。
朱棣又道:“都下去吧,今夜沒朕的旨意,誰也不許進來。”
康寧只得帶著所有人離開。
卻被朱棣喊了回來,“去給朕拿點酒來。”
這一夜,朱棣喝了個酩酊大醉。
盡管他知道,姚廣孝是正常老死,畢竟八十三歲的老人了,之前還在中南半島待過許久,培養了劉寧然和于謙,但對于朋友的逝世,朱棣還是很傷感。
說起來,如今貴為天子,他的朋友還有誰?
只有姚廣孝了。
可是如今姚廣孝也走了,朱棣不知道今后還能說誰說一些不能說的事情。
而建初寺那邊,于謙作為學生,和姚繼一起忙碌奔走,為姚廣孝的后事忙碌,老和尚張定邊反而很淡定,在姚廣孝的尸首前誦經到天明。
直到等來了宿醉的朱棣。
朱棣站在姚廣孝尸首面前,看著昨日還臉色紅潤的老友,此刻已經是一具雪白的尸首,忍不住悲從中來,問一旁的張定邊,“少師走之前,可說了什么?”
張定邊低誦佛語,抬頭道:“少師走之前,閑聊間,很突兀的說了一個名字。”
朱棣哦了一聲,“誰?”
張定邊道:“可憐溥洽。”
朱棣面色動了動,眼神有些恍惚,差點沒想起這個人來,回首對康寧道:“去,去錦衣衛找薛祿,讓他將溥洽帶過來。”
溥洽,京畿名僧。
靖難之前,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主錄僧。
靖難之后,奉天殿一場大火,建文帝生不見人死不見尸,北鎮撫司從溥洽口中沒有得到想要的消息,于是這位僧人就被關在了詔獄之中。
這一關就是十五年。
朱棣是真沒想到,姚廣孝在逝世之前,竟然說起了這個人,他在暗示自己什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