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聞言了然于胸。
看來朱允炆還不能死,要不然那一群忠義之士不會完全忠心于自己,也就是說,自己得做一次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奸臣”。
一旁的胡濙忽然說了句,“其實也都是可憐人。”
黃昏訝然,“胡侍郎知道什么?”
胡濙看了一眼朱瞻基。
朱瞻基沉默了一陣,“之前一次,有一波人想闖入支提山,將二伯帶走,被我們一網打盡了,當時打掃現場的時候,一個本地衛所的士卒發現尸首里有個熟人,多說了兩句,說沒想到趙二哥成了山賊,現在他死了,趙二嫂多年前就死了,那孩子可怎么辦啊……”
朱瞻基說到這里,有些不愿意再說。
黃昏越發訝然,你一個大明太孫,鐘鼓饌玉不足貴的,什么時候會因為某些個百姓的死而有這么情緒了。
胡濙看朱瞻基說不下去了,在一旁嘆道:“過了半個月左右,我進寧德辦事,和太孫去喝酒,在一條巷子里看見一個小男孩和狗搶食,太孫看不過去,讓人給小男孩洗浴之后帶入酒樓,后來一問,巧了,就是那個叫趙二哥的孩子,父母都死了,成了沒人管的野孩子。”
朱瞻基嘆了口氣,“我大明如此盛世,尚且如此,以往朝代,不敢想啊。”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世道如此乎。
這個世界,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大明如今盛世,天下安康,然而依然有人要和狗去搶食,作為大明太孫,未來的天子,朱瞻基確實萌芽了一些懷疑人生的想法。
黃昏看了一眼朱瞻基。
心里暗暗欣喜。
好事。
朱瞻基能有這樣的想法,就是好事。
這是封建朝代,是階層極其分明的朝代,只要存在階層結構,就一定會有這樣的事情出現,不管大明的盛世如何風光,燈火輝煌的陰影下,始終會有權貴聽不到的哭泣。
要想徹底改變,就得改制。
然而就算改制了,要想徹底消滅貧困,也不是短短幾十年可以做到的事情,需要幾代人不斷的努力,才能打造出一個真正的光明中國。
而在自己穿越前的中國,差不多快要做到了!
如果朱瞻基開始思考體制問題,那么他再影響一下他的后代,搞不好以后用不著自己倒逼大明,朱家人自己就會想辦法改制。
所以是好事。
話說……
這幾年一直太忙了,朱瞻基也一直在外面,今年沒事,朱棣也打了女真,搞不好要給太孫選妃子了,自己得摻和一把。
堡宗還是別出現了。
那么孫皇后也就不能出現。
在話說回來,如果不是自己出現,朱瞻基早就結婚了,現在蝴蝶效應下,朱瞻基遲遲沒選妃,朝野之間其實很有微議,因為這不合禮制。
按照禮制,太孫束發之后,就要準備選妃。
孫皇后好像一直養在東宮里?
在朱瞻基束發后,朱棣其實就選了一批女子,讓其住在東宮,由太子妃張氏教導,就是給朱瞻基準備的后妃人選。
想到這黃昏笑道:“這些事,一時間沒法杜絕,所以太孫殿下,你要走的路還很長,不過此事漫漫,急不得,倒是有個問題,今年事情聊了后,你已經及冠,東宮里陛下給你準備的那些女子,你到底看上哪些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