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治國,不難。
但只是說起來不難而已,在封建時代要科學治國,那要做的可不僅僅是教育改革,還要涉及到利益分配方式的改革。
要動上層建筑的蛋糕。
難!
但不管難不難,朱瞻基其實是可以做到一件事的。
這才黃昏苦心積慮的初衷。
朱瞻基沉默了一陣,“教育改革,吳與弼已經在做了,而且恐怕不是短期內的事情,這點你放心,不論你出海不出海,將來我都會支持吳與弼堅持做下去。”
黃昏頷首不語。
一路無事。
明天號火車從應天出發,終點站是泉州,沿途所有州府,甚至大一點的縣都設有站臺,寧德自然也不例外。
應天到杭州差不多三百五十公里,而杭州到寧德的距離,超過了七百公里。
主要是受限于技術條件,要繞開無法施工的地段。
所以繞了得有一百多公里。
這還是因為江南地帶地勢平緩,繞的路大多是因為太大的湖泊和河段太寬的地方無法架橋,偶爾繞開一些小山。
如果在云貴川和廣西那邊,繞的更過分了。
別說云貴川,漢江平原上的云夢澤,雖然已經解體,到現在湖泊群更少,但在那邊修官道,也是個痛不欲生的事情。
明天號時速一直保持在五十公里左右,不過沿途站臺都要休憩,所以還是走了兩個白天——沒有臥鋪,晚上都在沿途大站休憩。
由當地官員負責安排,當地官員也樂得接待太孫殿下,在未來天子面前混個臉熟不香么。
抵達寧德時,胡濙率眾迎接。
朱瞻基卻遲遲不動身,若有所思的將黃昏拉住,沉默了一陣,“我知道你先前讓我看旅途風景里那些民房的初衷了,我也想了一下,雖然我性情不如我爹,但我以后,會努力向他學習,以民為本,但這事僅僅我想努力還不夠,得想辦法讓農民手中始終持有土地,這就要牽扯到地主階層和權貴階層的利益,你什么時候抽空,給我說一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黃昏愣了下。
定定的看著朱瞻基,又看了看此刻在車外的眾多官員,輕輕拍了拍朱瞻基的肩頭,“我可以給你說,但說實在的,這件事不是你想的那么好做,風險太大,另外,其實最符合現狀國情的操作手段,是不去動土地的歸屬問題,而是從工業和商業上著手,然后讓國勢來改變土地歸屬,而不是依靠政策,依靠政策的話……我怕天家皇室扛不住。”
天家皇室,說白了就是權貴階層的代表。
你要動權貴階層的利益,也許君王強勢,在朱棣和朱瞻基的時代,沒人敢動你,但一旦你的后人是堡宗這種弱雞,權貴聯合起來,很有可能出現國家動蕩。
萬幸的是,明朝沒有門閥世家了。
所以再弱的皇帝,只要有決心,還是能干一些事——畢竟明朝本來就有資本主義萌芽,現在在自己的打造下,資本主義其實已經誕生了。
朱瞻基深呼吸一口氣,“我會試試的!”
黃昏嗯了聲,“你有這個心思就很好了。”
朱瞻基竟然有了改制的思想——要想改變土地所有制,就得從國家層面動手,而作為封建皇帝,朱瞻基有這個想法,不要太好,如果朱瞻基做不到,但他能影響他的子孫的話,幾代君王都為此奮斗,搞不好大明真能變成另外一番模樣。
朱瞻基下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