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最繁華的地段,兩個地方,一個是鯉城泮宮,一個是港口那邊,時代集團在泉州分部也修建了座極其高大上的辦公大廈。
四層,占地面積約莫兩萬平。
不過比起廣州那邊,還是要差一點,在擴建建泉州分部和廣州分部的時候,沈熙禮敏銳的察覺,雖然泉州如今和廣州不分上下,但隨著官道發展,廣州的地理位置更好一些。
所以廣州那邊的時代集團分部,修得更豪華一點。
隨著建筑技術的發展,如今時代建筑已經可以修建七層左右的高樓大廈,當然,趕不上后世的速度,質量上也略有不及。
不過只要沒有超級地震,六七級的地震應該毫無影響。
至于臺風什么的,也能抗住。
泉州分部,其實就在鯉城,所以很快抵達那位院子主人的商行,出乎黃昏意料,本以為是個一般的商行,不料竟然絲毫不輸時代集團在泉州的分部。
也是棟新建的四層鋼鐵水泥大廈。
鴻運商行!
黃昏懂了,看來工部右侍郎張本和江采仁在泉州這邊合作比較深入——鴻運商行的幕后老板,就是工部右侍郎、交通司令張本。
鴻運商行泉州分部的負責人張耀揚。
嗯,張本的親侄兒。
聽說黃昏到訪,張耀揚早早的就在鴻運商行的門口等著,此刻出門相迎,笑道:“在下何其有幸,能一慕鎮西公真容。”
客套話。
其實是張耀揚在京畿那邊就見過黃昏,只不過那時候黃昏并不認識他而已,如果此刻沈熙禮在,沈熙禮就會發現,其實張耀揚在時代集團工作過。
而且是時代集團的建筑公司。
雙方彼此寒暄,走到張耀揚的公事房,落座之后有人捧茶,張耀揚笑道:“實在不敢相瞞鎮西公,其實早些年時代建筑成立之處,我的就看見了商機,和我家叔父商量之后,我進入時代建筑,也做到了中層,更不怕鎮西公笑話,為了做到中層能接觸到水泥的核心技術,我甚至花了不少錢,只不過還是我和我家叔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誰能料到,鎮西公后來進入公開了的水泥的配方。”
黃昏確實低價把水泥配方賣了出去。
當時買的人很多。
然后一夜之間,大明就多了不少的建筑商行,鴻運商行是其中步伐最快的——張本在工部擔任要職,有錢有項目的情況下,稍微照拂一下鴻運商行,想不發展都難。
黃昏抿了口茶,沒吱聲。
張耀揚繼續道:“這些年大明境內和中南半島已經漠北那邊的官道以及水利等民生工程,時代集團和我們鴻運商行,彼此處于競爭狀態,不過鎮西公忙于諸事,可能不太了解,時代建筑和鴻運商行之間的競爭,是絕對公正公平的,我們并沒有利用叔父在工部的影響力進行幕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