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就知道朱棣會這么說。
而且也理解。
但是永樂大典必須謄抄一份到海外,這樣才有利于自己在北美大陸迅速建立一個用文化和文明凝聚起來的國度。
而且有一說一,永樂大典里的諸多關于工學、力學、算學和醫學等方面的著作內容,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所以必須說服朱棣。
好在這段時間黃昏一直在想,也猜到了朱棣的反應,所以并不著急,但此事也不能拖,因為永樂大典就算只謄抄,也要兩三年的時間。
恰好和自己出海的時間差相仿佛。
沉吟了一陣,道:“陛下,您覺得微臣在海外去建立一個城市,并且帶去的都是中國人,那么數百年后,我們在那邊繁衍生息,會不會發展出畸形的文明,一如當下的日本?”
朱棣若有所思,“日本是中國人過去建立的?”
黃昏搖頭又點頭,“這個沒有定論,不過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微臣去海外要建立的勢力,應該是和中國息息相關的,無論在哪個時代,無論它將來發展成什么樣子,微臣希望遷移到那片土地上的后人們,都能以中國人自居。”
朱棣笑道:“數百年后,誰還記得他們是從哪里去的呢?”
黃昏點頭,“是的,時間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手術刀,可以改變一切,所以我才需要將永樂大典謄抄一份帶到海外去,不僅僅是永樂大典,我還要將國內幾乎所有的書籍都帶一份去海外。”
朱棣有些捉狹,那也得朕同意才行。
不動聲色,“說說看。”
我倒要看你如何說服我。
黃昏道:“這就比較復雜了,說來話長,請陛下靜聽。其實這兩三年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要去海外建立一個文明群落,主要目的是什么,直白點,是給自己的事業上一個臺階,那么冠冕堂皇一點,是幫助華夏神州解決掉一個未來可能存在的威脅,基于這個目的,微臣在海外也需要發展,并且擁有自己的軍隊,這樣才能真正的占據那片土地,防止被其他人過來占領后發展出文明國家,從而壯大成威脅中國的隱患。”
喝了口水,略微思忖了一下,整理了一下思路,繼續道:“既然擁有軍隊,還要不斷發展,而且那片土地之廣袤,絲毫不輸給華夏神州,所以只要微臣以為,那片土地上建立城市后,會成為和大明一樣強大的王國,當然,這也一直是微臣的意圖——兩極藍圖,大明和微臣去海外建立的文明王國,成為世界的兩極,對整個地球形成統治力。”
朱棣微微頷首,不管民間對地球是如何看法,朱棣反正是相信鄭和和王景弘,腳下的大地是個圓球,還有很廣泛的天地。
既然天地那么大,肯定不止大明一個王朝。
那么如何確保大明在未來數百年都依然是天朝上國?
自身發展很重要。
盟友也很重要。
要不然朱棣會同意黃昏去海外建國,又不是傻子,給自己樹敵。
黃昏又道:“但是問題來了,一個沒有文化和文明源泉的國度,很容易形成他自己的獨立的文化,如果真是這樣,那么微臣去海外建立勢力,就脫離了初衷,因為數百年后,當微臣都被人遺忘了,那么海外那個王國發展到足夠強大了,是不是也要威脅華夏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