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雖然做過將軍,但他可拉不開這種五石弓。”薛紹卻是笑著搖頭道。
“五石弓!”張縱聽到這里也是大吃一驚。一般能開一石弓,就是合格的弓箭手了,而兩石弓則可以稱為重弓手,三石弓已經是少之又少,傳說當年李世民年輕時就能開三石弓,至于五石弓,整個大唐軍中也只有寥寥幾人能拉開。
“難道是他!”張縱忽然想到一個人,隨即興奮的大聲道,“薛仁貴薛老將軍,肯定是他,傳說中也只有他能拉開五石弓!”
“哈哈~,世兄猜的不錯,整個大唐軍中,能開五石硬弓的也只有薛老將軍了!”薛紹這時也是大笑一聲道。
“不對啊,薛老將軍的弓怎么在你家里?”張縱忽然又有些疑惑的道,如果他沒記錯的話,薛仁貴現在應該在雞林道擔任總管,負責鎮壓高句麗遺民。
“這件事說來話長,薛老將軍與我們家都是出自河東薛氏,只是他是南祖房,我們家是西祖房,雖然隔得有點遠,但論輩份的話,薛老將軍其實與我平輩……”
張縱聽到這里也是一捂臉:“這么說你還是薛老將軍的族弟了?”
“對啊,不過薛老將軍德高望重,我可不敢托大叫他一聲族兄,只是這幾年老將軍時運不濟,而這張弓也要從五年前的大非川之戰說起……”
隨著薛紹的講述,張縱也終于明白了這張弓的由來,原來當年薛仁貴兵敗大非川,導致原來的吐谷渾落于吐蕃之手,但嚴格來說,這場大敗的主要原因不在薛仁貴身上,而是在副總管郭待封身上。
正是因為郭待封不聽號令,這才被吐蕃殺的大敗,導致唐軍的糧草輜重全都丟失,吐蕃又調集了四十萬大軍圍攻薛仁貴的主力大軍,在糧草物資匱乏之下,薛仁貴也只能與吐蕃議和,唐軍也退出吐谷渾。
大非川之敗后,朝中有不少人都要拿薛仁貴問罪,畢竟他是主將,當時又有一些薛仁貴的政敵從中興風作浪,眼看著薛仁貴可能連命都保不住了。
幸好當時薛紹的父親薛瓘看在同族之情,再加上又知道薛仁貴著實冤枉,于是就說動城陽長公主,夫婦二人一起上書為薛仁貴求情,最終薛仁貴也只是革職為平民,而且很快又得到重新啟用。
“薛老將軍為了感謝我父親,于是就把自己用的弓送給了父親做為留念,只是沒想到父親還沒來得及把弓帶回長安,就在房州去世了,這把弓還是母親帶回來的。”薛紹說到最后也露出傷感的神色道。
張縱聽完后也有些感慨,薛仁貴英雄一世,但卻在晚年經歷了大非川之敗,記得張縱在后世看關于薛仁貴的記載時,心中甚至生出“英雄遲暮”四個字,著實讓人惋惜。
“提到薛老將軍,他最近也遇到一件麻煩事,前段時間甚至還給母親寫過信,現在也不知道有沒有解決?”薛紹這時忽然又想到另一件事,于是再次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