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不住怎么辦
若是其他菩薩,興許就忍了,讓了,避了,耐了,由了,敬了,不去理了,山水有重逢,日后再相見。
可龍樹,不是其他菩薩啊。
年輕時他便自負多智,每與人辯,無論持何論,總能駁的對方啞口無言;
后帶弟子,公然違背正法戒,讓弟子皆穿黃袍,以顯示與其他僧人的不同;
再后來有所領悟破了境,便公然向國王夸耀自己佛果圓滿,被人稱作第二釋迦也坦然受之
雖然他是大乘第一論師,甚至稱得上大乘佛法的創始者,中觀學說經由鳩摩羅什等人的翻譯,不斷發揚光大,以至于被漢傳八宗奉為共主。
但就秉性而言,他真的,不似佛門弟子。
就如同才華橫溢的大學生辯手,仿佛什么都懂,其實只是口才點滿
嗯,這么說有點過分,畢竟龍樹創立大乘開宗立派,的確也稱得上釋迦之后,對佛門貢獻最大的二三人之一了。
可給人感覺就是,他之所以精研佛法,辯才無礙,不是因為他真那么喜歡佛法,而只是因為,他習慣于向所有人證明,我龍樹,干什么都是最強的
大乘佛法不過是他標新立異,證明自己的副產物而已。
從某個側面來說,他也的確超強,以天賦碾壓了愛好。
可能也正因此,他九境巔峰許久,遲遲不能入準圣,反而被諸多后輩一個個超越。
雖然佛經上說,自從坐化飛升之他便漸漸收斂鋒芒,韜光養晦,不再像年輕時候那么高調。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其他僧人或許可能一朝頓悟,撥云見日,獨獨這樣的天縱奇才,近乎于生而知之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頓無可頓,悟無可悟,最容易陷入知見障。
而他的大道之機一旦溜了,壓抑已久的本性便宛如火上澆油一般,熊熊燃燒起來。
龍樹道場,那爛陀寺,庵摩羅園。
環繞講經池四方的龍樹的徒子徒孫,以及慕名而來的求教者們,齊齊噤聲。
因為所有人都看到了,自從金剛智來后,大菩薩扣擊、震袖、拂塵表情雖做拈花笑,笑容早已僵硬;氣度雖仍從容,頭頂佛光卻已冒出了黑火。
這,這,分明是要入魔啊
戰戰兢兢不敢動。
然而,怒火上頭的龍樹卻并未被沖昏頭腦。探手盤了盤自己的光頭,便將所有的黑火凝練成了一團,然后抖手丟進了妙音法螺。
顫抖的妙音法螺,突然顫抖的更劇烈了。
不過,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抖法。
之前是害怕的瑟瑟發抖,現在卻是興奮激動的戰栗
它要一個打十個十個打一百
它要發飆它要逆天它要不服
堂堂八吉祥至寶,怎么能讓一個小小七境欺負了明明應該是自己盡情蹂躪它,不,它們才對
都給我去死罷
佛門至寶被勾出了無明業火,陷入空前狂怒
第505章佛都上火,何況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