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軌道上翻滾旋轉的,就不是一顆顆的星球,而是一個個裂隙的凹球了。
向內是萬有斥力形成的空心,向外是無盡的物質與能量噴發導致的混亂時空。
正世界圍繞每個星球所誕生出的無盡分叉無窮的可能,自然也同等被壓縮到這些凹洞當中。
未來反世界的生命,就將在這層密積星球殼之下,被萬有斥力從內部抵在球殼上生活。
球殼屏蔽了幾乎所有外部陰暗,所以自然有光。
但就是沒有星空,沒有宇宙,沒有舉頭能望的無盡蒼穹了。
從宏觀的角度,正世界光明中的凸星,和反世界黑暗中的凹星,就彷佛太極圖,黑暗對光明,黑暗中的光明,對光明中的黑暗
倘若球殼內的反世界文明不斷發展,生命不斷進步,它們也很難總結出萬有引力公式而只有萬有斥力公式。
它們對于光、熱、溫度的理解將大大不同,平方反比定律估計也不容易發現。
若是有幸將科學推進到某個極致,那么最終,極可能像大劉的山里面的地核人一樣,不得不由內向外噼開一條道路,鉆透地殼,才能進入混亂無序的反世界太空。
不過對于這種完全不自然,彷佛拼搭積木的世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估計就要折磨死這世界科學家無數的腦細胞了
“哈哈哈,亮了亮了有光了”
“這地是結實的這墻好像能阻隔心音終于能睡個安穩覺了”
“這里簡直就是極樂世界嗎”
世界還在擴張,描摹并沒有完全抵定。
但是網絡中的大小生靈,包括霍去病、王希孟、李賀、希帕蒂亞等從正世界來的強者,已經迫不及待的進入這些凹星圈起地盤來。
葉寒也沒把他們強拉出來。
這世界的大體框架由自己創造,細枝末節,就交給這些人吧。
于是
第一天,世界有了白洞,有了凹球,有了無盡的暗,有了封閉的光。
晝為永晝,夜為永夜,永不交替。
第二天,世界有了元素與能量。
世界的元素再不松散凌亂,而是受斥力與引力的拉扯,凝成了相對穩固的結構。固、液、氣各有所相。
第三天,凹星之外,混沌堆積,漸壘成山海,虛空能量之山與海。
凹星之內,旱地起陸,液聚湖海,虛空成風,風浪由此生。
然后草木發焉,花果結焉,大地生機盎然。
第四天,魔靈們根據自己的樣子,以及魔種凝結血肉的形象,創造了動物。
于是水中出現了魚,空中出現了鳥,大地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野獸和昆蟲,在陸地上奔跑,在花草中起舞。
第五天,陽光明媚,大地遼闊,世間姹紫嫣紅,獸跳蟲躍,魚游鳥鳴,十分熱鬧。
最強大的一群來自正世界的修行者按照自己的樣子,創造出了人類。
第六天,葉寒見天地萬物井然有序,生生不息,十分滿意。
遂令第六天、第七天為禮拜日,法定雙休,以為創世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