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卡片相機逐漸拉長,變形成大口徑巡天望遠鏡。
雖然這種層次的望遠鏡體積巨大,結構復雜,參數繁多
但卡片相機已經是上三境的功德器了,這種程度的變化都不需要蘇星眸動手,它自己就變了。
不知道陌生還是熟悉的星系里,環境條件一概不知,軌道狀況全然不曉,甚至連軌道平面都整不明白。
但沒關系。
維度探測器能通過真空海的能量等級,就彷佛畫地圖等高線一樣,確認出時空扭曲,也就是引力穿透的大致方向;以及時空位移的大小和移動方向,也就是窺測點的移動速度及可能的軌道平面。
將巡天望遠鏡對準中心恒星,先沿著軌道平面開始掃射
這個時候,葉寒已經通過平坦宇宙引力模型,以及窺探點速度,大致估算出了恒星重量,和到恒星的距離。
經過測算,紅矮星大約十分之一太陽質量,一百多顆木星質量。
幾乎正貼著紅矮星的質量下界。
倘若再輕一點,氫核聚變就無法維持,會變成失敗的恒星褐矮星。
這應該不是巧合。
但更直接的證據,來自軌道平面巡天之后,偏斜度就捕獲的一顆星球殘骸。
那是在窺探點與太陽連線的對面,相聚一億五千萬公里之外的軌道另一側。
真的只能用殘骸來形容
雖然相隔一億五千萬公里,功德器的強大性能,維度窺探點的穩定度,以及圣人法則的加持,黑洞計算機的澎湃算力,還是令得星球表面細節巨細無遺的呈現。
巨大的溝壑宛如臉上的丑陋傷疤,皮肉翻轉,深可見骨
高大的令星球都為之偏斜的山峰,被從中撕裂兩半,彷佛海灘上建的沙丘被調皮孩子狠狠噼開整個星球彷佛被攔腰斬斷了
又有一個個孔洞,但明顯不是隕石環形山,而是某種未知力量開鑿的礦洞,遍布星球每一個角落已經把星體掏空
“那是水手峽谷”
“還有奧林匹斯山”
雖然星球已經被摧殘的不成樣子了。
但皮肉翻轉的丑陋傷疤里,明顯還能看出某倒舊傷疤的痕跡。
巨大的被撕裂的山丘,同樣也能看出曾經飽滿鼓脹的舊模樣,畢竟山體是剛體不是流體
將舊疤稍加拼接,撕裂的山體合攏一處,火星曾經的地形地標便躍然眼前
就彷佛電視劇里毫無誠意,讓人一眼就能認出來的假面具;
這顆星球的確是火星
所以此間,的確是真實世界的太陽系
經過數千年獨立運轉與外星文明可能的入侵,火星已經面目全非,軌道同樣嚴重變形,跑到了與平行空間幾乎隔太陽相對的位置上
如果從公轉周期勉強估計,只是軌道時差已足足將近一年
當然最離譜還是,太陽真的被從黃矮星抽成了紅矮星,縮水了將近十倍
而且確定不是被戴森球包圍導致的亮度降低。
如果有的話,巡天望遠鏡完全可以看出細節。
如果不考慮星系遭重的樣子,僅看太陽本身,倒也未必是壞事。
材料被憑空抽了十分之九,雖然體積減小了,亮度也成了這幅勉強點亮,茍延殘喘的樣子,可壽命,從百億級別一下增加到了萬億級別,也算因禍得福了。